长期服药如何预防副作用?

2012-09-05630

 

  选择副作用小的药物,避免药源性反应:一种药物的副反应常用另一种药物来治疗,但这又可能发生新的药物副反应。这就会导致恶性循环。所以,开始用药时就应当合理选择,尽量消除或减少开始时的药物副作用。
  注意用药的时间:很多药物,常规应用,副作用并不明显,而长期服用,副作用便显示出来。一定要掌握合适的用药治疗时间。当然,疗程未满而擅自停药,疾病可能还会反复,有的糟糕的还会转成慢性。所以一定要听从医生的意见,掌握合适的用药时间。
  用药种类要简化:服药品种越多,毒副反应就越大,因为他们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加大。服用2种以上药物时,有6%发生相互影响;服用5种以上时,这种危险性增加至50%;服用8种以上药物时,则增至100%。所以,患有多种疾病的老人,应根据病情轻重缓急, 慎选主要药物,应用最少药物的最低有效量为上策。千万不可多药齐下,梦想一日之内百病皆除。须知有时一种药可治多种疾病,如钙拮抗剂可同时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新近研制的控释剂,多数每天只服1次即可。如需同时合用药物时,以不超过3~4种为宜。
  对特殊制剂的副反应要熟悉,如地高辛过量和奎尼丁中毒对心脏的损害等。奎尼丁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用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也用于预防房性、室性早搏等。口服1次1~ 2片。但是,不良反应多见,安全范围小,常有恶心、呕吐、耳鸣、头晕、视觉障碍;特异体质的人,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心室颤动和心室停搏;大剂量可抑制心肌收缩力,直接扩张血管,造成低血压。对心房颤动及心房扑动者甚至可致心室颤动;窦房结功能低下者,可出现心动过缓甚至停搏。所以,不可麻痹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