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怎样避免被误诊
2018-07-31 丨 492 丨
临床上,大肠癌容易被误诊为痔疮或腹泻,青年人误诊率甚至超过七成。他们被误诊的首要原因是没有进行必要的检查,特别是肛门指诊和电子肠镜检查。若有以下三种报警信号,则要认真对待:
一、便血。
大肠癌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有的患者只表现为大便习惯性改变和程度不同的便血,因而常常被误诊为痔疮等。如果有持续的便血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者,要做进一步内镜检查,以排除是否大肠癌引起。
便血暗示不同疾病:
1、大肠癌便血:持续性、慢性带黏液血便,与粪便混在一起,便意频频,有时只解出一些血或黏液而无粪便。
2、痔疮便血:常见是鲜红的,不与粪便相混而附于粪块表面;也可表现为大便前后的滴血,严重的是喷射状,多在大便秘结时发生。
3、肛裂便血:血量较少,多数在便纸上发现;大便时可伴有肛门剧痛,以至患者不敢大便。
4、息肉便血:大便无不适感,粪质正常,血常附于粪块表面。
二、腹痛。
由于就诊时患者多属晚期,容易发生急性肠梗阻,所以约40%左右的患者是以腹痛为第一表现。成人出现不明原因的肠梗阻、腹部肿块、腹痛等,也应怀疑大肠癌的可能。如果累及膀胱可出现尿频、尿痛、尿急、尿血等症状。
三、贫血。
对有原因不明的缺铁性贫血、消瘦、乏力等患者,要考虑大肠癌慢性失血的可能,应作大便潜血检查证实,必要时行X线钡灌肠及纤维结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