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脑卒中的面纱

2018-02-06469
1、什么是脑卒中
答: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缺血或出血引起脑血流中断,导致脑组织出现损害。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2、缺血性脑卒中是怎么引起的?
答:动脉内随血液流动的血脂如同水里的泥沙,边走边沉。沉积的量多了,便在动脉壁上凝成粥样斑块,使血管变得狭窄。如发生在脑血管,就是我们常说的脑动脉粥样硬化。
   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会越来越大,有时还会发生破裂,就像“定时炸弹”,斑块一旦破裂,血管内就会形成血栓,将脑血管完全堵塞,引起血流中断,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发生。
3、出血性脑卒中是怎么引起的?
答:高血压是引起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
长期高血压易导致血管变硬、变窄、变脆,当遇到情绪激动、过分疲劳、过度憋气等致血压急速升高的因素时,会引起脑血管破裂而发生脑出血。
长期的血压升高,还造成一部分小动脉形成微型动脉瘤,当血压突然上升时,会使动脉瘤破裂而产生脑出血。
4、脑卒中有哪些表现?
  答:头痛;喷射状呕吐;眩晕,多伴有呕吐或耳鸣;一侧肢体和面部感觉异常;口角歪斜、流口水或食物从口角流出。
看不见左右的物体或视觉缺损,或者一过性的眼前发黑,或眼前突然飞过一只蚊子的感觉。说话不清,吐词困难,喝水或吞咽时呛咳,神志模糊不清、呼吸不畅、打呼噜,严重的可出现深度昏迷。
5、如何诊断脑卒中?
 答: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有脑部CT和脑部核磁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