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血栓,让95后壮小伙瞬间垮掉!有这6种症状的,要当心这颗“不定时炸弹”
谁也没想到,1995年出生的小刚(化名),竟然刷新了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肌梗死救治案例的最低年龄。急性心肌梗死本来是老年人的“专属”,但如今却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年轻人身上......
近日,年仅26岁的小刚在厨房烧饭过程中突发胸痛,位于心前区,伴有出汗,双上肢感觉酸胀不适,呈持续性。他自行到就近医院门诊就诊,心电图检查竟提示急性心肌梗死!
于是,首诊医生立即联系救护车将小刚转送至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很快,小刚就得到明确的诊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进入了导管介入室接受急诊PCI心脏介入治疗。
急诊造影发现右冠近段存在急性完全闭塞,伴有血栓病变,术中采取“经皮冠状动脉血栓抽吸术+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PTCA)”急救手术方式,循导丝送入抽栓导管反复抽吸……
最终,闭塞的心脏血管被打通,小刚的胸痛得到缓解,低落的血压回升,刚刚还缓慢有气无力的心脏跳动也恢复了原来的样子,病情转危为安,生命体征平稳。
经过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斗争,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导管室副主任胡彬拿出了堵在小刚心脏血管中的“罪魁祸首”——血栓。
“胸部正中的胸骨后,或左胸部位突发疼痛,伴有出汗、恶心、呕吐,极有可能是心梗发作,这时候患者或家属一定要把握黄金120分钟,立即拔打120,说明症状,立即就医。”胡彬说。
道路堵塞,交通会瘫痪,血管堵塞,身体可能瞬间“垮掉”!一条小小的血栓,却引发了这样一场危及生命的急症。那么,血栓堵塞该如果识别和预防呢?
血栓堵塞的前期症状
01讲话不清楚
出现讲话不清楚、流口水、吃饭掉筷子等症状,可能是一种脑梗病变。多发生在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的中老年人群中。
02腿或脚肿胀疼痛
如果一侧腿或脚突然肿胀,或者剧烈头痛,行走时加剧,或者站立时有局部沉重感,要考虑下肢静脉血栓的可能。
03出现眩晕
出现瞬间头晕,视物模糊,眼前发黑,甚至是一过性失明,常在几秒或几十秒恢复正常,被称为单眼一次性黑蒙,通常是大脑供血不足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因发生时间短,易被忽略。
04手脚乏力
忽然间感觉手脚乏力,一条腿迈不起来,走路时步态失稳或踏空跌倒;一侧上下肢发麻,甚至舌头、嘴唇感到麻木。
05久坐后喘不上气
卧床或久坐后突发呼吸困难,静息后缓解,日常活动或轻微活动后明显加重,要小心是肺栓塞的征兆。
06胸闷胸痛
急性心梗约有三四成的患者会在发病前3~7天内有心慌憋闷、胸痛、乏力等先兆症状。
远离血栓,做好这几点
? 多喝水
早晨4~8点,人血液黏度最高,这种规律性地波动,在老人中表现更突出。在血黏度高峰期前后,喝好两杯水很重要。
? 常吃“天然阿司匹林”
预防血栓,不妨经常食用黑木耳、生姜、大蒜、洋葱、绿茶等,这些食物都是“天然阿司匹林”,有清洁血管作用。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蛋白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低盐低脂,均衡饮食。
? 稳住血压
高血压患者是血栓发生的高危人群。血压控制得越早,能越早地保护血管,预防心、脑、肾损害,其远期预后越好。
? 不要久坐
医生建议,持续坐姿最多2个小时就应起身活动一下,如果不方便活动也要多饮水以促进血液循环。适当运动、体重大的人积极减重。
? 戒烟
长期吸烟的患者一定要对自己“狠”一点,一支小烟会在不经意间摧毁全身各处血流所经之地,后果不堪设想。
? 缓解压力
有很多正值青壮年的朋友因为熬夜、压力、不规律的生活而发生心梗……所以,还是早点睡觉吧!
? 科学治疗规范用药科学用药,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基础疾病;积极治疗、控制冠心病、房颤的功能心脏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