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你爱喝的东西,正在悄悄让你失眠(不是咖啡)
失眠,难熬。
失眠的原因各种各样,但也有人奇怪:我明明有规律地安排作息,也没有过度焦虑,更没有睡前刷魔性小视频……
但为什么晚上还是会失眠呢?
其实生活中会造成我们失眠的原因还真不少。
比如,一种大家很爱喝的饮品,就可能是引发你失眠的原因:
奶茶——最近天气渐渐转凉,#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又上了热搜,但不少网友反馈——喝完秋天第一杯奶茶后,失眠了。
比如这位网友,喝完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后,到凌晨四点十四分了还醒着:
为什么喝完奶茶后,容易失眠?
其实——奶茶中可能含有大量的咖啡因,甚至高过咖啡。2018 年,南方都市报在广东省食品检验所检测了 20 款市面上热销的奶茶产品。发现这些奶茶中的咖啡因含量都不低。最高的奶茶产品,咖啡因含量甚至达到了惊人的 728 毫克 / 千克。
可能看这个数字,大家没啥感觉,我们来给大家换算一下。目前奶茶店中,常见杯型是大杯 700 毫升,中杯 500 毫升。
那我们统一按 700 毫升一杯来换算一下——
通过报告中的数据换算,喝下一杯 700 毫升的「米 * 莲港式鸳鸯奶茶」,摄入的咖啡因大概在 510 毫克左右。
而一罐牛牛的咖啡因含量为 50 毫克。也就是说,喝下一个大杯的鸳鸯奶茶,咖啡因摄入量相当于干了 10 罐牛牛。
当然。可能会有人说了,鸳鸯奶茶就是咖啡 + 奶茶,这样对比不太公平。
OK,我们换成排名第三的「皇 * 经典原味奶茶」来换算对比。
根据报告,「皇 * 经典原味奶茶」的咖啡因含量在 330 毫克 / 千克,为了方便计算,我们还是按大杯 700 毫升来换算。
那一杯经典原味奶茶的咖啡因含量,就是 231 毫克 / 700 毫升。
原味奶茶 VS 功能饮料牛牛
231 毫克 / 700 毫升的咖啡因含量。
那喝下一个大杯的经典原味奶茶,就相当于干了 4.6 罐牛牛。
原味奶茶 VS 绿茶
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的数据,冲泡好的绿茶茶叶中咖啡因含量为 12 毫克 / 100 克。
以一个中等大小的马克杯,满杯 350 毫升的容量来计算,一杯马克杯中的茶,所含有的咖啡因大约为 42 毫克。
那一个大杯经典奶茶中的咖啡因(231 毫克 / 700 毫升),就相当于 5.5 杯绿茶。
原味奶茶 VS 咖啡
再来对比一下咖啡。我们参考了星巴克官方网站上公布的数据——大杯美式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在 225 毫克 / 473 毫升。
那我们喝下一个大杯经典原味奶茶,咖啡因的摄入量大概就是 1 个大杯美式咖啡的量,还要再多一点……那些说怕喝了咖啡睡不着觉,投入奶茶怀抱的朋友,看到这里估计要无语了。看来奶茶不仅能「带来」快乐,还能带来精神。
当然,大家应该也看到我们做对比的数据来源并不统一。这是因为暂未找到「奶茶产品与其他饮品咖啡因含量对比」的相关研究,所以上面的数据仅供参考。
而且一个奶茶样本数据,不能代表全行业的奶茶产品——可能有些高,有些低;同类产品不同厂家也会存在差异;不同店员也可能有操作误差。
但奶茶的咖啡因含量可能爆表这个事儿,真不能不当回事儿。
至于为啥奶茶的咖啡因含量这么高?
接着往下看。
奶茶咖啡因爆表
和它的工艺有关系
讲原因前,我们先来做一杯自制奶茶。
泡上热茶,放入砂糖,再倒入鲜奶。
品尝一口后,会发现味道很……寡淡。
并不像外面奶茶店里卖的一样味道浓郁。
这是为什么?
其实,不难发现——自制奶茶时,茶叶基本是保持完整的,而在奶茶店里买到的奶茶,很难看到茶叶的影子。
这就是奶茶店的秘诀之一。
为了奶茶味道更浓郁,会将原料从茶叶改成「袋泡茶」或「茶粉」。
袋泡茶大家见得多了,而茶粉其实就是被剁碎 N 倍的茶叶。
茶粉这种形态的原料,在某宝上很方便就能买到,而且写得很清楚 —— 奶茶原料。
茶叶剁得越碎,茶味可能就会越浓郁,析出的咖啡因也会越高。
为啥会这样?
一起先来看看这三种茶饮原料都长啥样:
我们先来分析下「完整的茶叶」以及「袋泡茶」的区别:
大家可能好奇过——袋泡茶泡出来的茶水颜色,在第一杯时很浓,但到第二杯时就急转直下,颜色明显变淡了。而完整茶叶冲泡的茶,就不会这样。
其实这就是因为袋泡茶中的茶叶,切碎了的缘故。
茶叶被切碎后,叶片的组织形态和细胞结构被严重破坏。对比完整的茶叶,泡水时茶叶碎与水的接触面积,会指数级增长。
这无疑会加快萃取的速度,加速茶叶叶片中的成分,例如咖啡因等转移到水中。
本来完整的茶叶还可以将一部分咖啡因锁在叶片中,不让它们逃走。一旦被切碎,叶片对咖啡因等,也失去了禁锢能力……
而奶茶中所使用的「茶粉」,比袋泡茶里的茶叶末还要更碎。
奶茶用的茶粉,不像袋泡茶还需要用茶包兜着,它已经完全不用无纺布袋了。
直接用水冲开就能直接喝,几乎看不到茶叶末或茶渣,喝进嘴里都没啥感觉……这就是茶粉足够细,足够碎的缘故。
如此细碎的颗粒度,会更进一步地加速茶叶中的咖啡因等成分向水里进行物质转移。
而且在奶茶的制作过程中,为了达到口感浓郁所使用的茶粉量,比我们想象的多很多。
这就是为什么一杯奶茶中,咖啡因含量可能爆表的原因。
回到我们开头说到的「港式鸳鸯奶茶」,咖啡 + 奶茶的组合,这不妥妥的咖啡因爆表大佬。
有网友说:喝完一杯鸳鸯奶茶,比中了 500 万的彩票心跳,还要快。
还有网友说:喝完鸳鸯奶茶不再是小鹿乱撞,而是高速公鹿横冲直撞。奶茶,对于不少人来说是快乐的代名词。但很多人却忽略了奶茶也是含咖啡因的饮品,当然每个人对于咖啡因的耐受程度是不一样的。也许有的人一杯下去,啥事儿没有。也许有的人半杯下去,就已经心脏快速跳动,一宿无眠……
所以并非是不能喝奶茶,而是我们要知道自己喝的是什么,并且明明白白地做出选择。
同时,我们也呼吁饮料品牌,可以将咖啡因的含量标注在包装上,这样就可以让消费者选择更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
不是稀里糊涂地喝下一杯快乐奶茶水,然后半夜失眠数羊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