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什么时候吃更健康?红、青、黄苹果该怎么选?真相来啦!
苹果素来就是健康的“代言人”
富含多酚类抗氧化成分和果胶
有益血脂和血压
有利于预防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消化道癌症……
而关于苹果该什么时候吃
也有各种说法:
“早上金苹果,晚上烂苹果”
“餐前餐后都不能吃苹果”
让大家感觉到迷茫
俗话说
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苹果吃对了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那么,究竟什么时候吃才更好呢?
一起往下看看吧~
实验:正餐前30分钟吃苹果最好
从控制血糖的角度,有一个时间点吃苹果,对降低餐后血糖反应有好处——那就是正餐前30分钟。
一项实验通过对比直接吃米饭、同时吃米饭和苹果、先吃苹果30分钟后吃米饭三个对照组来比较血糖反应的高低,以含50克葡萄糖的糖水来做参比食物,测定餐后4小时之内的血糖变化曲线。一共有18名健康受试者参加了实验。研究发现,这4种吃法中,只吃白米饭的血糖反应最高。白米饭和苹果同时吃,前两个小时的血糖曲线下面积就下降了23%。
饭前30分钟吃苹果这一组,前两个小时的血糖曲线下面积降低值最高(达51%),而且餐后4小时之内的血糖波动值,也降低了整整一半。
吃苹果,数量要控制
其实餐前、餐后不能吃苹果的说法,主要是考虑到一些胃肠疾病患者的特殊情况。
对消化能力良好的健康人群来说,苹果作为凉菜入菜也好,饭前饭后吃也好,都没有妨碍健康的可靠证据。
关键是吃苹果的数量要符合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在200~350克之间,而不是吃起来就停不住。
常吃苹果有什么好处?
苹果没有出众的外表,也没有昂贵的身价,你一定吃过它,但不一定了解它。它营养丰富,含有钾、果胶、槲皮素、原花青素、儿茶酚、表儿茶酚、根皮苷等成分。
苹果有助抗炎,护血管。2021年6月《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超重人群每天吃苹果,有助降低与炎症相关的疾病发病率。
嚼苹果有助清洁口腔、保护牙齿。
每天吃苹果有助降低尿液酸度,减少尿钙流失。
吃苹果有利于改善支气管功能,预防慢阻肺。
苹果升糖指数相对较低,常吃有助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糖尿病患者也适合吃。
长期吃苹果有利于平衡胆固醇水平,降低冠心病发作风险。
红、青、黄苹果该怎么选?
苹果的果肉中都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各品种间差异不大,主要看不同颜色苹果果皮中的营养素。
苹果果皮的颜色是叶绿素(绿色)、胡萝卜素(红色)、类黄酮(黄色)、花青苷(红色)的综合表现。
绿苹果更脆,富含的叶绿素有助于抗氧化、抗炎和帮助伤口愈合。
黄苹果更甜,健脾胃的效果更好。含有类胡萝卜素,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缓解缺乏维生素A所致的暗视野适应迟钝。
红苹果口感面、皮厚,味道浓郁。含铁元素高,常吃红色的苹果有益于保护心脏。富含的花青素则可以一定程度保护视力,经常食用还可延缓皱纹提早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