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晚报]一颗肉丸噎死8月龄女婴
1月4日下午5时50分许,8月龄女婴小珊(化名)被父亲匆匆忙忙地抱进玉环县人民医院急诊室。
医生检查发现,小珊心跳、呼吸已停止,口里有血性液体,立即予以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吸氧等急救,并从小珊喉部夹出一个跳棋弹珠大小的肉丸。半小时后,小珊有了微弱的呼吸、心跳,但最终因病情过重于1月5日清晨死亡。
面对小珊的逝去,家人悲痛而懊悔。父亲小马说,晚饭时,奶奶喂孩子吃饭,结果呛噎了。见孩子脸色发紫,呼吸困难,他急忙抱着孩子往医院赶。可是,小珊家到医院坐车要15分钟左右,不幸的是路上等车又担搁了十多分钟,赶到医院至少过去了半小时。
该院儿科沈仁医生介绍,今年医院已收治多位像小珊一样呛噎的婴儿,年龄都在30天到1岁,他们都是因家长喂食不当,被葡萄、果冻、花生米、肉丸等食物呛噎。
沈仁提醒,4个月后的婴儿才能适当添加辅食。如果孩子牙齿未出齐,就喂类似葡萄、果冻、肉丸的圆滑食物,孩子咀嚼功能差,容易囫囵吞下,卡喉后会瞬间粘连住气管导致窒息,短时间内就能导致死亡。
链接
小孩子被食物噎住时,抢救的“黄金时间”是在4—6分钟。无论何种自救,首先要先拨打120,在等待救援的同时,要依据患儿的清醒程度进行家庭急救。
对于神志清楚的噎食患儿,要使其主动用力咳嗽,通过咳嗽产生的气流,将堵塞呼吸通道的食物清除出来,或造成可以保持呼吸的空隙;同时要让患儿坐着,上身前倾,施救者在患儿的背后两肩胛之间,以手掌根部快速有力地拍击四下;或者施救者以双臂,从患儿背后合抱其腰部,手在前合成手掌,对准患儿上腹部,以拇指侧快速向内上方冲击四次,以便把气道内或声门处的食物排出,或造成空隙而恢复呼吸。
对于神志不清的噎食患儿,让患儿侧卧,也可倒提患儿双脚,然后斜抱住身体,救护者一面用一指压下患儿的舌头,一面在患儿的背后两肩胛之间,以手掌根部快速有力地拍击四下;或者让患儿仰卧,头后仰,救护者以一手掌根顶住患儿上腹,快速向内上方冲击四次。
对于进食黏稠食物的噎食患儿,如进食汤圆、年糕等黏性比较大的食物所出现的噎食,除用上述介绍的办法之外,可采取用手指掏出,或夹出堵塞食物的办法。取侧卧位,以食指或食指及中指,沿喉咙的内壁伸入喉咙深处,掏出或夹出食物。
用上述各种方法都未能解决问题的患儿,要积极进行“压胸人工呼吸”,即让患儿仰卧地上,救护者跪姿握住患儿双手,在患儿胸部推压之后,立即举其双手至肩膀以上,反复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