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台州一艘渔船轮机长为救船员被硫化氢毒死

2014-05-14590

 

    5月11日早上8点,48岁的渔民毛必罗被送回台州玉环县坎门街道黄门村——他生活了23年的第二故乡。这是6月1日禁渔期前最后一次出海捕鱼,谁也没想到,这次竟成了永别。  

  毛必罗来自临海小芝,23年前这个初中文化的外乡人来黄门村学手艺,从300元月薪的学徒船员做起,一直做到年薪十余万的轮机长。
  在黄门村,男女老少都叫他阿罗。阿罗勤恳,手艺好,为人耿直,船上的电机设备他都懂,还懂修理,船老大都争着要请他到自家船上当轮机手。听说阿罗出事了,村里人争相跑来送他,跺着脚哭,“怎么会是他!”
 
   船员下船舱搬鱼虾突然晕倒
  阿罗所在的“浙玉渔22288”属于拖网作业船,共有10名船员。
  意外发生在出海后的第21天。
 
  5月10日上午,福建海域霞浦正东方向200公里处,阿罗和船员们像往常一样在洋面上作业。
  船员刘佳木回忆,当天早上8点左右,自己和船员王和平、陈文彬三人下到船舱,要将冰冻的鱼虾搬出来。鱼虾上面铺着一层棉被,以减缓冰块融化。
  王和平和陈文彬先下到船舱内,掀开被子的一刹那,两人闻到异味,冲刚下到船舱楼梯的刘佳木大喊,“别下来,赶紧上去。”话音刚落,两人便晕倒在地。
  刘佳木说,一听说王和平和陈文彬被毒气毒倒,船老大胡明龙和轮机长毛必罗立刻赶来。他们下到船舱救人,自己则站在船舱口,合力将人拉上来。
  但胡明龙和毛必罗也吸入毒气,把人救上来后,相继晕倒,毛必罗当场死亡。
  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出动直升机救人
  事发当天14点15分,交通运输部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直升机从长乐机场起飞,前往事发海域开展救援。
  15时20分,直升机找到目标渔船,救助人员发现有一名中毒船员已经停止呼吸,没有生命迹象。而其中2名船员中毒严重,处于昏迷状态。
  经过20分钟作业,搭载2名中毒渔民及1名陪同人员返航。
  17时10分,在合计飞行540公里后,直升机降落在长乐机场,120急救人员立刻将中毒者转移至医院救治,医生诊断为硫化氢中毒。
  王和平、陈文彬被送往长乐市医院,经抢救仍处于危险期,其中王和平已被转至省立医院继续治疗,陈文彬还在长乐市医院重症室抢救。
  船老大胡明龙中毒较轻,事后被送到玉环人民医院抢救,目前已经清醒,生命体征平稳,但肺部受毒气感染,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仍在接受治疗。
 
    目前,事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鱼虾腐烂产生硫化氢所致
 
  据调查,船员吸入的气体系鱼虾高度腐烂产生的硫化氢,是一种急性剧毒物质,吸入少量高浓度硫化氢可于短时间内致命。
  玉环人民医院ICU主任医师陈增瑞介绍,硫化氢是一种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无色气体,浓度低时带恶臭,气味如臭蛋;浓度高时反而没有气味,因为高浓度的硫化氢可以麻痹嗅觉神经。它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对黏膜有强烈刺激作用,重者可出现脑水肿、肺水肿,极高浓度时可在数秒内突然昏迷,发生闪电型死亡。高浓度接触眼结膜发生水肿和角膜溃疡。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有着20多年海上经验的船老大胡明龙怎么也想不到,船舱里的冰冻鱼虾腐烂会产生如此致命毒气:“船舱80立方米不到,每五小时拖一次网,一般两三天就会有运输船过来把我们舱里的冰冻鱼虾运走。平时我们开了船舱都是要通风至少半小时的,这次没通风就下去了。很可能是舱底的冰水没处理干净。”
  事实上,就在“浙玉渔22288”出事的同一天,5月10日22时40分左右,泉州外海约30海里处,“闽狮渔06757”因轮机舱抽水管故障,轮机长进船舱清障时被舱底气体熏倒,其后三人先后下舱救援时也陷入昏迷。船东与轮机长两人不幸身亡,另外两名船员经抢救已逐渐清醒。经初步调查,舱底溢出的有毒气体为死鱼烂虾堆积后发酵产生的硫化氢。
  船舱怎么会出现硫化氢气体?当地渔民陈其勇说,船舱内往往铺着大量冰保鲜,如果冰冻鱼虾未能及时通过运输船运回岸上,大量堆积在舱底,天气忽然变暖,冰冻鱼虾融化的污水未能及时排出,都会加速鱼虾腐烂,由此产生大量硫化氢,开舱时如不能长时间通风,一旦船员不注意,就会产生中毒现象。
  这些已经变质的死鱼烂虾,并不会出现在餐桌上,它们要么已经高度腐烂,毫无利用价值,稍好一点的,也只能通过加工,成为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