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玉环】落实防疫“三件套” 冬季防护不松懈

2020-12-181017

进入12月,全国多地陆续出现散发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加之元旦春节将至,我市人员流动增加,冬季防疫工作不容忽视。

公共场所如何做好冬季防疫工作?相关部门监管措施有无落实到位?市民如何保护好自己?昨日,记者前往医院、商超、农贸市场等部分公共场所进行走访。

医院:严格通道管控

当天上午9时许,市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总院门诊大厅门口人来人往,一名保安、一名护士负责在门口值守,所有市民进入医院医疗区域一定要亮码、测温,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规范佩戴口罩。

市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总院医务科科长陈孝敏告诉记者,入冬以来,气温骤降,医院接诊量明显增多,日门诊量达到三四千人,但是医院防疫工作始终没有松懈。

“目前,我们已严格执行通道管控,通过设置发热门诊区域,对急诊人群进行预检分诊,对住院部的病人和陪护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守牢疫情防控关卡。”陈孝敏介绍道。

记者在发热门诊看到,这是位于门诊和急诊之间、独立划分的一块区域,凡体温超过37℃的发热患者都会被转到发热门诊接受治疗。

目前,该区域已集齐分诊、流行病学调查、就诊、检查检验、收费、取报告及留观室等功能,并划分儿科和成人区域,尤其自方舱CT设备投用后,发热门诊也完成了最后一项改造,患者可在发热门诊完成就医“一条龙”服务,确保空间独立性。

陈孝敏表示,市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总院还对住院部的病人和陪护人员进行严格管理,病人和陪护人员一定要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才能进入住院部区域,并且陪护人员仅限一人。

在院方管理方面,医院严格按照冬春季的新冠预警预案,对重点科室和非重点科室人员每周进行1次的核酸检测,每周的检测人次均大于20人,同时,对医院环境进行监测,每周标本数大于80份。

商超:亮码测温消杀“三不误”

“你好,麻烦出示健康码,测量一下体温。”当天上午1030分,在好多多超市渔岙店门口,工作人员正拿着红外线体温枪为进入商场的顾客测量体温。

 “凡是进来的顾客都需要检测,体温正常的才能入内。”工作人员介绍说,如果顾客没有规范佩戴口罩,就不允许进入商场。记者还在入口处看到,这里免费提供酒精、洗手液给顾客使用。

走进超市,商场内顾客并不多,工作人员正在对商场进行消杀作业。“我们每隔2个小时左右对通道、扶手、购物车进行一次全面消毒,如果看到顾客在商场内不佩戴口罩,工作人员也会上前提醒。”一名工作人员说道。

采访中,好多多超市渔岙店店长张进告诉记者,目前,超市每天的客流量在500人左右,对即将来临的元旦、春节销售小高峰,超市将加派人手守好“小门”,坚持亮码、测温、明细台账,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

作为商超防疫工作的监管单位,市商务局强化冬季疫情防控工作,该局与各部门协作,加派人力参与监督检查。“我们严格按照重点商超单位每周巡查一次的要求开展监督检查,重点查看商超企业是否做好台账登记,员工是否做好每日体温测量,以及顾客亮码、测温等工作的落实情况。”市商务局商业服务中心主任林军说道。

而在大润发超市(玉环店),人气与流量也在逐渐升温。记者在超市门口看到,即便面对大量客流,亮码、测温、消杀等防疫工作依旧有序进行着。

市民刘先生佩戴口罩,推着购物车走出超市,离开时不忘用洗手液清洗双手,他表示,虽然我市为疫情低风险地区,但他觉得良好的生活习惯仍要坚持。“勤洗手、戴口罩、‘一米线’,这些文明生活习惯我们应该要继续坚持下去。”刘先生说道。

农贸市场:

守牢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在城关中心菜市场,记者看到,市场内严格执行测温、扫码、戴口罩要求,控制进入市场人员流量。

据了解,市场内已实行分区经营,做好重点经营区的防疫消杀工作,并保持市场内清洁卫生,市场产生的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建立日常环境卫生和消毒管理制度,每天闭市后做好地面、台面、柜台(摊位)、货架、垃圾桶等公共设施的清洁消毒,严禁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等。

当前,我市已全面铺开秋冬季冷链食品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守牢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在检测方面,市场监管与疾控部门无缝对接,根据“浙冷链”大数据研判确定检测重点要点,确定菜场、超市及冷库等单位,开展市场环境和重点食品种类应急监测。目前每周核酸检测量增加到100多批次。

同时,加强冷链食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今年共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生产企业、超市及餐饮单位抽检各类速冻食品41批次,结果全部合格。

此外,我市还严格执行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十个一律”,实现100%扫码赋码,严格执行存量备案制、增量申报制、首站责任制、专人联络制、企业经营承诺制等相关制度,确保不遗漏一件。


http://www.jryh.com.cn/html/2020-12/18/content_18004_37634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