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玉环】劳模缪金透:守为民情怀 铸医者仁心

2021-05-06710

 


“缪医生,我这几天感觉有点不舒服,你帮我看看吧。”离市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总院正常上班时间还有半个小时,家住坎门的陈女士就急匆匆地来到医院找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缪金透就诊。当天上午是缪金透的坐诊时间,作为医院的专家门诊,他的号一向难挂,许多慕名而来的病人只能提早来医院排队,但缪金透总是来得更早,陈女士赶到医院时,他已经早早坐在办公室里为病人诊疗了。

每天早到半个小时,这是缪金透争分夺秒工作养成的习惯,并且这个习惯坚持了数十年。在这半个小时里,开早班晨会、为市民提供门诊服务、巡视留观病房都是他的例行任务。“病人越来越多,我就提早到岗,利用这半个小时尽可能多的帮他们看病。”缪金透说。

陈女士告诉记者,她找缪金透看病已经有六七年了,对缪金透不仅仅是医术上的认可,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信赖。“我怕来迟没有号,总是提早来,每次他也都会在。”陈女士说,“缪医生是我见过最认真的医生,他愿意牺牲自己的个人时间帮我们看病,及时为我们解除病痛,这种对病人的关怀在我看来比什么都重要。”

从上午开始坐诊,缪金透几乎就没离开过诊室。病人络绎不绝,他不停地接诊,询问病情、下诊断书、开处方,片刻不得停歇。直到送走了最后一位病人,缪金透才起身脱下白大褂,准备去食堂吃饭。时间已经是中午1时了。“很多人中午来的时候会问我,缪医生还没吃饭啊,我都开玩笑说自己是‘铁人’。”他笑道,“其实拖班对我来说很正常,病人来找你,就是将健康交给你,就是对你的信任。”

在简短的用餐后,缪金透又得马上开始准备下午的手术。没有时间午休,甚至没有时间小憩一会儿,但一站在手术台上,连轴转了一上午的缪金透又变得精神抖擞。身为普外科主刀医生,一周五天,他有三天半都是在手术室里度过的;一天六七台手术,白天进手术室直到天黑出来,这对他来说都是常态。

在普外二科病区护士长杨海弟看来,缪金透确实担得起“铁人”医生这一称号。“我和缪医生共事近10年了,他基本上每天都是这样连轴转,休息时间很少,但他从不喊累,也从不抱怨。”杨海弟说,“他还经常告诉我们要掌握每一位患者的病情,要和他们沟通,做他们的亲人,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缪金透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临床工作中,他经常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不仅在生理上为病人治疗病痛,还帮助他们排解心理上的压力,使他们能够安心配合治疗。每天的行程安排结束后,缪金透都会去病区给当天做完手术的病人回访查房,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确保术后顺利康复;病人出院后,缪金透也会定期电话或上门随访,关心询问病人后续身体状况,用真情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信任。

曾经有一位双目失明、年仅17岁的男孩,因患肠梗阻、先天性巨结肠疾病,找到缪金透。当时已经是下午5时多,缪金透刚结束当天最后一台手术,他顾不上休息吃晚饭,立即赶去为男孩诊治,告诉家长必须尽快手术。

可当男孩的父母得知手术需要巨额的医疗费后,却开始犹豫不决。缪金透只说了一句“先手术,医疗费我们再想办法”,就再次返回手术室。期间,他没有休息,直到第二天凌晨3时多才从手术室出来。

随后的几天,缪金透便开始忙着向院领导汇报情况,尽量为男孩减免部分费用,并慷慨解囊,甚至带领全科室人员为其捐款。连续好几年,缪金透都定期到男孩家里回访,看到孩子身体健康还上了盲校找到了工作,缪金透由衷地感到高兴。

“人命关天,给人看病,由不得半点马虎。对患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缪金透说,“这么多年工作顺利,病人和家属的信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缪金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医者仁心,安慰与关怀都是我们的武器。”从医近四十载,他躬行普外科领域,用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救治了无数患者,赢得了众多好评;他脚踏实地,勇于探索,在普外科、肝胆外科及甲状腺乳腺外科领域硕果累累。患者的满意、高超的技艺成为了对他最好的褒奖,他也因此荣获“浙江省劳动模范”“玉环名医”“名医工作室领衔人”“玉环市领军人才”等荣誉。

“学医救人,这是我的使命,也是我的初心,在自己本职工作上做出最好的成绩,这是我一直以来都在践行的目标。”从医路上,缪金透用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用付出彰显责任与担当,守护为民情怀,尽显医者本色。


http://www.jryh.com.cn/html/2021-05/06/content_18003_44131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