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学习平台 无限玉环】院线放送|一天3例!断崖”降温后 神经外科医生最担心的事来了
随着寒潮来袭,最近开启了“速冻”模式,而在神经外科医生最担心的事也来了。最近有一天浙江省台州玉环市人民医院就接连收治了三位脑出血患者,究其原因,离不开两个因素——降温与高血压。
脑出血
49岁独居大叔肢体无力、口齿不清
一查竟是脑出血
今年49岁的熊大叔是湖南人,在浙江省台州玉环打工多年,一直是一人独居。有一天他感觉右边胳膊有点抬不起来,但没当回事,照常去上班。等到下午时,工友发现熊大叔讲话时口齿含糊,还有一边肢体无力,赶紧将其送医救治。
当天值班的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陈思强,结合CT检查,诊断其为左侧基底区节自发性脑出血。由于患者血压较高,医生怀疑其既往有高血压却未治疗。
“气温骤降会使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等慢病的中老年人,寒冷天气更容易诱发脑出血。”神经外科主任曾怀文解释,最近寒潮来袭,一天内的降温能超过十度,临床上遇到的急性脑出血患者也增多了。
因此,熊大叔的情况不是个例。就在同一天,他还有两位“难兄难弟”,分别是53岁的陈大叔和52岁的张大叔。同样也是在断崖式降温后,作为高血压患者,他们的血压明显波动诱发了脑出血。所幸,三人在及时救治下,目前病情稳定,相信在规范的康复治疗后,身体功能影响不大。
神经外科医生为脑出血患者查房
神经外科医生为脑出血患者查房
医生强调:
脑出血发病“季节性”强 关键在于保暖与稳定血压
自发性脑出血是指非创伤性脑内血管破裂,导致脑实质内出血,属于脑卒中的一种类型。临床典型症状为单侧肢体无力、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等。目前,脑出血的总体预后较差,容易留下偏瘫等后遗症,严重者还有可能导致颅内压增高、脑水肿、脑疝等,危及性命。
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的诱因与危险因素。尤其是在冬季,在寒冷天气刺激下,血管剧烈收缩,血压骤升易引起动脉破裂,损害脑组织。
脑出血预兆
脑出血的高危人群
1.心脑血管功能减退的45岁以上中老年人群。
2.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脑血管出现病变的患者。
3.既往有脑卒中病史的人群,更容易复发。
预防卒中
脑出血的预防措施
1.稳定血压能有效预防脑出血,高血压患者要坚持口服降压类药物,并注意监测血压变化,及时调整用药,减少出血风险。
2.注意冬季保暖,合理饮食与运动。秋冬季要做好保暖,减少因气温下降带来的心脑血管应激反应。秋冬季大家往往喜食火锅等辛辣刺激的高热量食物,平时要注意多饮温开水、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避免因便秘时用力大便导致血压升高。同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度开展太极拳、散步等锻炼,促进血液循环。
https://web.chinamcloud.com/yhdst_html/twxw/xxb/62046432.shtml?share=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