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玉环】走进隔离病区

2022-12-23890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变化,

社会新冠阳性患者逐渐增加,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重心

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

本着“保健康、防重症”的原则,

玉环市人民医院启用隔离病区,

扛起收治各种发热患者、

急危重症患者的大旗。

全力救治 防重症

12月21日上午8时,玉环市人民医院公卫楼隔离区,10余医务人员在病房里穿梭,交接班、查房、帮助病人做基础护理。

夜班护士林静正在向白班护士郑雨欣交待每一位病人情况。只见郑雨欣一边查看病人信息,不时用笔记下病人的情况。除了口头交班,重病人要床头交流。导管、皮肤、用药等,郑雨欣都一一检查,晨间交班结束已是上午9点多。

81岁的张阿婆慢阻肺40多年,发热头痛两天,出现呼吸衰竭、神志不清,12月20日确定新冠阳性从外院转到这里。

呼吸衰竭造成的昏迷,血氧低于90%,随时可能致命,急救争分夺秒。气管插管、吸氧、监护、留置导尿、药物维持治疗。经过抢救和呼吸机辅助通气,12月21日张阿婆有了自主意识,呼吸逐渐平缓,当天下午拔除了气管插管。

“隔离病区收治除了新冠阳性症状外,涉及内科、外科、骨科、妇产科、儿科等多个专科的疾病,病人情况复杂,不少人有基础病,所以要求护士比较全面。”ICU护师陈施叶加入这个团队已四天,“我主要负责重症病人护理,需要时刻监测病人的病情,尽量避免病情向重症发展。”

多方协作 保健康

80岁的项阿婆因胸闷、气促、发热、下肢水肿就诊,有冠心病的“老毛病”,血压、血糖控制也不好,还有低蛋白血症、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等“盘根错节”的复杂基础疾病。

ICU副主任医师董服波一边为老人听诊,一边安慰老人。得知老人因病人家属拒绝而未验血,他电话联系了家属,“阿婆心衰,在用利尿药,需要通过验血了解病人电解质情况,电解质紊乱是有可能加重心力衰竭。”

“疾病复杂,重更需要病人和家属配合。”董服波说,病区中的住院患者都是新冠感染者,但多半同时伴一些慢性病。对医生来说,挑战可能更多来自于新冠感染后,可能会让病人的基础疾病出现加重,更需医护人员的用心看护。

心内科主管护师曾丽青,曾多次参加隔离点工作,这次再次临危受命,负责隔离病区护理及协调工作。

【隔离病区启用前培训】

她介绍,隔离病区现有护理人员18人,医生则根据病人疾病情况由我院相关专科派驻,其中市二医、市中医院派驻医护人员9 人。病人来自多个专科,医生护士也是多科协作,大家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发挥自己最大的力量,想着自己多干一点,替其他同事多分担一点。

“目标很简单,尽最大努力给病人最好的治疗,让病人尽快好转,让所有医务人员都安安全全的。”这些简单而朴实的愿望,是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心愿。

整合资源 强保障

玉环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孝敏介绍,当前疫情防控已经进入新阶段,玉环市人民医院作为定点医院,统筹做好疫情防控、感染者救治、常规医疗服务和医疗物资储备等工作,不断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和物资保障水平。

医院提前做好分类有序救治,自12月13日将公共卫生楼作为独立新冠阳性病人收治病区,设置病床75张,其中重症监护床20张,主要收治重症、危重症患者。选派急重症医学、传染科、内科、儿科等科室医护人员。同时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每天为重症病人会诊、把关。

为全面提升医疗救治水平,医院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多次组织开展新冠肺炎救治专题学习培训,培训人员覆盖健共体所有医护人员;同时选拔健共体内骨干力量进行,强化重症能力培训,将内科系统医生培养成重症医生,人人会使用呼吸机等抢救设施设备;将外科系统医生培养成会看发热病人的全能型医师,确保关键时刻人人能上“前线”,保障人民就医需求和生命健康。

 

今后的日子可能会更难,

但人生就是一路不停地打怪升级。

告别了绿码和核酸,

我们却永远不能告别

病毒、困难、挫折……

所以人生这趟长跑,

怎么也躺不平,

还需要远见、果敢、

更需要耐心与坚守!


https://web.chinamcloud.com/yhdst_html/twxw/shsh/62078741.shtml?share=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