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玉环】50岁被心脏病折磨33年,医生直接上“利器”助她“重生”
心脏不断变大,严重心衰,心律失常,随时可能猝死……与心脏病作斗争33年,生活质量每况愈下,苦不堪言!
日前,玉环市人民医院成功为患者实施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及埋藏式心脏自动除颤器(俗称:三腔起搏器)植入手术,让她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她说:“33年来,我做好了随时去世的准备,没想到这次还能活过来!”
心脏病折磨33年,命由天定
华女士(化名)今年50岁,刚到天命之年的她,想不到已被心脏疾病折磨了33年。据她回忆,自己17岁在体力劳动中出现明显胸闷、气短等症状,多地多次就诊后都判了“死刑”,加上家里经济条件有限,让她气馁放弃了治疗。
这让她近乎变成了“病入膏肓的老人”,病情越来越严重,没走几步就气喘吁吁,疲惫不堪,下肢也开始出现浮肿,夜间睡觉不能平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抱着“命由天定”的思想,家人将她送到了我院,找到了心内科主治医师林权。
心电图检查显示III度房室传导阻滞,QRS波间期达166ms,远超120ms的正常值,这说明其心脏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心脏彩超检查报告显示,她的心脏是正常人的2倍大,收缩功能不足,不及正常人的一半,且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随时有猝死的风险。
【红圈部分为患者心脏,是绿圈(正常人)的2倍】
林权解释,心力衰竭是一种进展性疾病,是心脏的泵血功能衰退,输出血量不能满足身体的需求,器官和组织的血液也不能顺利回流到心脏,病人会出现乏力、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进而导致多器官衰竭,死亡率极高。
医生上“利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这病听着复杂,怎么治?
“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用三腔心脏起搏器。”心血管内科团队分析病情后,制定了治疗方案。
林权介绍,起搏器是一种能提高心率,避免心跳骤停的装置,可分为单腔、双腔、三腔和除颤器,每种起搏器的适应症不同。
我们的心脏分为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承担心脏射血功能的主要是两个心室,他们就像两个兄弟一样,劲往一处使,才能让心脏更好地工作。
心力衰竭病人,他们的左、右两个心室不能同步收缩,这时两兄弟有了分歧,工作失去了协调性,导致心功能进一步恶化。
这时,在三个心腔分别放置起搏电极的起搏器,在改善心功能的同时,使患者左右心室收缩起搏趋向同步。
6月11日下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周颖主任医师的指导下,心内科主任阮宏标、主治医师林权为华女士植入了三腔心脏起搏器,通过血管鞘将三条主动电极植入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随后操作起搏器对其心脏实施了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术后第一天,华女士的QRS波间期缩短至133ms,接近正常水平,胸闷、气促等症状改善。
三腔起搏器,专治心脏收缩不协调
林权介绍,三腔起搏器(CRT-D)主要用于治疗对QRS波增宽、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的心衰患者。
它既有心脏同步起搏功能,又有除颤功能。病人心跳很慢时,帮助心脏起搏跳动,协调左右心室同步收缩,改善心脏功能;病人出现室速、室颤时,会自动识别及时进行电除颤,防止病人发生猝死。
近年来,心血管内科在阮宏标主任的带领下,心内科常规开展急诊PCI、冠脉造影、冠状动脉内球囊扩张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术,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检查术,单腔、双腔或三腔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心律转复除颤器置入术,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复杂室上速、室早、房扑、房速、房颤等多种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等介入诊疗技术。
https://web.chinamcloud.com/yhdst_html/twxw/xxb/62660269.shtml?share=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