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健康知识丨高温来袭,小心热射病
夏天,一定要注意降温防暑。近日,台州玉环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就抢救了2位中暑患者,其中1人入院时昏迷不醒,体温高达40.5℃,直接住进了ICU。
急诊科团队抢救
当天下午2点,伴随着120急救车鸣笛呼啸而来,56岁冯大叔(化名)被医务人员推进急诊抢救室。据悉,当天冯大叔没有像往常打卡上班,工友觉得不对劲,便在午饭后一起来到寝室,发现冯大叔已昏迷不醒,且全身滚烫。
“患者入院时神志不清,体温高达40.5℃,氧饱和度为84%,心率为140次/分以上,生命体征极度不稳定,随时有生命危险。”急诊科副主任林俊亮介绍,患者种种迹象表明这是典型的“热射病”症状。
经过半小时的抢救,冯大叔体温下降至39℃,生命体征逐渐平稳,随后转送至ICU接力救治。目前,冯大叔体温已恢复正常,在ICU继续接受治疗。
医生会诊
无独有偶,40岁的李先生(化名)是电梯维修工,当天上午8点,他像往常一样开始作业,午饭后,李先生就觉得胸口闷,下午1点开始,工友发现李先生大汗淋漓,神志不清,胡言乱语,便立即将他送到医院治疗。
“患者来的时候体温在38.7℃,出现面色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等症状,通过补液、降温等及时处理,1小时后患者恢复正常。”林俊亮表示,人在高温下作业,很容易中暑,但只要及时降温,就能得到缓解,这个时机非常重要。
据医生介绍,中暑由轻到重通常分为先兆中暑、中度中暑、重度中暑。
先兆中暑: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表现为头晕、头痛、乏力、口渴、多汗、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中度中暑:除了先兆中暑症状外,还可能会出现高热、呼吸加快、心率加速、烦躁或嗜睡、面部潮红、大量出汗、运动不协调等症状。
重度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
热痉挛:表现为全身肌肉痉挛及剧烈疼痛,体温无明显升高,可能与大量出汗后只补充水分、不补充盐分,体内大量缺钠或者过度通气有关,是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热衰竭:表现为大汗、极度口渴、乏力、头痛、恶心、呕吐,体温明显升高,可有明显脱水症状如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中介过程,若诊治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
热射病:表现为高热,核心体温常在40℃以上,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急性热性疾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
中暑的急救
当发生中暑时,应牢记“移、补、降”要诀。移: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处休息。补:少量、多次补充清水或电解质饮料。降:迅速降温,加速散热,用冰袋、酒精或温水擦拭。
中暑的预防
1.备好防暑必需品:涂防晒霜,戴宽檐帽,穿宽松透气的浅色服装,并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
2.科学补充水分:少量多次饮水,可每隔15~20分钟补水200毫升,水温不宜过高。大量出汗,要额外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也可适当饮用糖水或运动饮料。
3.注意散热:可以用冰毛巾擦身体或风扇进行物理降温。炎热难挡时可用凉水冲手腕,每隔几小时把手腕放在自来水龙头下冲5秒,有助降低血液温度。从室外回到室内,切忌立即开空调,避免感冒。
4.留意身体状态:一旦出现了头晕、恶心、口干、迷糊、胸闷、气短等症状,应该立即休息,喝凉水降温,如果病情严重,应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特别是一些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一定要高度重视,因为有基础疾病的人中暑很可能会诱发其他疾病,引起多器官衰竭等。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share_to=wx_singl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source=share&art_id=8437239539451408672&item_id=8437239539451408672&cdn=https%3A%2F%2Fregion-zhejiang-re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