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 2011-08

    15

    894

    【今日玉环】接个电话差点丢了命

          近日,一位司机开车接手机酿成车祸,导致严重闭合性腹部外伤,经县人民医院全力抢救才成功挽回生命。     8月6日下午,53岁的老胡正驾驶五菱车出去办事,对方来电催促,就在接手机一刹那,忽见一辆电动车横穿马路。为避免相撞,老胡猛打方向盘,结果紧张之余错把油门当刹车,车子冲进了绿化带,并与绿化带里的电杆相碰停了下来。五菱车车头严重变形,老胡被方向盘死死卡住,后被人救出感到腹痛厉害。     当天下午4时30分左右,“120”将老胡接入县人民医院。当时,老胡面色苍白,血压低,上腹部两块因撞击而出现淤斑,双下肢挫伤。急腹部CT检查之腹腔大出血。病情危重,须紧急手术探剖。     医院立即开通绿色通道,经过急诊外科相应处理后,4时55分将老胡送入手术室。此时老胡出现了休克,血压无法测出,情况十分危急。加快输液、准备自体血回输机、麻醉、气管插管、剖腹探查、取血……医院又上演了一次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赛。     经过医生仔细的探查止血、大量输液、补血及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之后,病人的血压慢慢回升。在历经5个多小时的手术后,老胡被送入ICU监护治疗,8月9日下午转入普外科。    

  • 2011-08

    02

    788

    【台州晚报】住院、久卧、久坐、久站都要防肺栓塞

         59岁的匡大妈,两周前因车祸致左上肢骨折、左下肢挫伤,住进了玉环县人民医院。经治疗好转,考虑近日将出院。     然而,7月30日下午,匡大妈上完厕所后,便出现呼吸困难,家人立即将她扶上病床,不久便出现呼吸、心跳骤停。     医生诊断匡大妈为肺栓塞。经医院全力抢救,40分钟后呼吸、心跳恢复,但反复出现心律失常。目前,匡大妈仍在该院ICU,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各项生命体征好转,但仍未脱离生命危险。     该院ICU肖礼民医师介绍,患者为静脉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患者患糖尿病、高血压20多年,血管弹性相对较差;车祸后一直卧床休息,双下肢静脉回流减慢、血流淤滞,容易发生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旦血栓脱落便形成肺栓塞。     肺栓塞是手术后猝死的重要病因,而深静脉血栓又是形成肺栓塞的主要原因。当深静脉血栓脱落,栓子随着血流转移到别处,如果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会造成患者循环功能、呼吸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住院患者年纪大和手术后、卧床时间长的患者、长期操作电脑者、长时间乘车乘飞机者、肿瘤患者、孕产妇以及40岁以上、肥胖或有血脂异常患者属于发生栓塞的高危人群。      肺栓塞死亡率极高。由于起病急,发病症状不太明显,很多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诊治,所以预防肺栓塞的发生才是关键。     因此,人们应避免久坐、久站,坐或站一段时间后最好走一走,让下肢肌肉收缩和放松,促进血液循环。对于患长期慢性疾病卧床的病人(如脑梗死偏瘫的病人),应注意经常主动或者被动地活动肢体;在出现不明原因的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时不仅要想到心脏病,更要警惕肺栓塞发生的可能,应该立即去医院就诊,千万不要在家观察而延误救治时机。    

  • 2011-07

    26

    751

    【台州晚报】同样被电击伤一个醒了一个仍昏迷

          近日,玉环县人民医院同日收治了两位电击伤病人,但由于获得胸外按压的时间差异,预后却完全不同。   32岁的青年男子小叶被电击伤,不省人世,不久被送到了县医院。据工友介绍,小叶在工厂作业时,一不小心,被电击倒。在等待救护的同时,有工友不停地为他做胸外按压。到达医院后,医务人员又接过工友的“按压接力棒”,十多分钟后,小叶心跳呼吸恢复。经过在ICU监护治疗,第二天小叶神志转清,与人交流时思维也没有什么异常。   同一天,37岁黄某也被电击伤,当场心跳呼吸停止。工友们就立刻把他送到了医院,途中花费了大概十几分钟。在送达医院之前,没有人为他实施相关的急救措施。到医院的时候,黄某心跳、呼吸都没了。经抢救,黄某的心跳复苏成功,但一直处于深昏迷状态。医生们说,从病人目前的各项生理指标来看,估计要成为“植物人”。   “心跳停止后,前5分钟是生命复苏的黄金时间。”该院ICU副主任郑孝敬指出了早期心肺复苏的重要性,“2位病人各自结局不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遇到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要马上进行心肺复苏,争分夺秒,抢救病人的生命。”   医生们说,夏季是触电事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潮湿或工人身体容易出汗,当线路老化漏电就很容易发生触电事故。个人要加强防护,企业要加强用电监测。   万一触电出现心跳呼吸停止,及时胸外按压,是抢救这类病人的关键。如果不在短期内恢复心跳、呼吸,病人将出现不可逆性的脑损害,轻者出现脑部功能缺损,如失语、偏瘫及植物人状态等,重者出现脑死亡等后果。   据了解,一旦出现心脏骤停等意外事件,生命急救的黄金时间只有5分钟,而救护车到达时间常常会超过5分钟,普及救护知识,培养现场急救人员,就成为挽救生命的关键因素。    

  • 2011-07

    19

    782

    【台州晚报】女子乱服草药中毒心跳、呼吸三次停止

          近日,一女子因荨麻疹久治不愈,听信江湖郎中介绍的中草药偏方,服用后出现心跳呼吸停止现象,经过医院多次抢救方才获治。     在玉环务工的小邓,长期慢性荨麻疹不愈,她烦恼不已,和一个开“诊所”的老乡聊天时说起此事。老乡听说后,马上称自己有一种自制的草药,对治疗荨麻疹效果特别好。小邓按照老乡的要求,于7月13日开始服药,当天没任何不适,第二天晚上继续服用,谁知不久便出现乏力、心悸。7月15日上午,家人见情况不对,马上将她送到玉环县人民医院。入院时恶性心律失常,出现三次心跳、呼吸停止。经过心肺复苏、血液灌流等紧急救治,第二天早上小邓神志转清。     该院重症医学科的黄锡通医生介绍,目前考虑患者是中草药中毒。许多中草药含有毒成分,在治疗中若使用不当,如剂量过大,或连续服用,或配伍不当,或煎煮时间不长,以及患者体质虚弱等原因服用后都可能中毒。所以服用民间偏方一定要慎重,最好把方子拿到医院请中医看过后才可使用。      

  • 2011-07

    19

    946

    【今日玉环】久躺病床极易引发肺栓塞

          59岁的匡大妈两周前因车祸致左上肢骨折、左下肢挫伤,住进了县人民医院。经治疗好转,考虑近日出院。然而,7月13日下午,匡大妈上完厕所后,便出现呼吸困难,家人立即将她扶上病床,不久便出现呼吸、心跳骤停。   医生经诊断,匡大妈为肺栓塞。经医院全力抢救,40分钟后呼吸、心跳恢复,但反复出现心律失常。7月14日上午,笔者在县人民医院ICU病房看到,匡大妈静静地躺在病床上,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各项生命体征好转,但仍未脱离生命危险。ICU病房医师肖礼民介绍,患者为静脉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患者患糖尿病、高血压20多年,血管弹性相对较差,车祸后又一直躺床休息,双下肢静脉回流减慢、血流淤滞,容易发生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旦血栓脱落便形成肺栓塞。   据了解,肺栓塞是手术后猝死的重要病因,而深静脉血栓又是形成肺栓塞的主要原因。当深静脉血栓脱落,栓子随着血流转移到别处,如果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会造成患者循环功能、呼吸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住院患者年纪大和手术后卧床时间长的患者以及长期操作电脑者、长时间乘车乘飞机者、肿瘤患者、孕产妇和40岁以上、肥胖或有血脂异常患者都属于发生栓塞的高危人群。   由于起病急,发病症状不太明显,很多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诊治,所以预防肺栓塞的发生才是关键。因此,人们应避免久坐、久站,坐或站一段时间后最好走一走,让下肢肌肉收缩和放松,促进血液循环。对于患长期慢性疾病卧床的病人(如脑梗死偏瘫的病人),应注意经常主动或被动地活动肢体;在出现不明原因的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时更要警惕肺栓塞发生的可能,并且应立即去医院就诊,千万不要在家观察而延误救治时机。      

  • 2011-07

    14

    800

    【今日玉环】被电击伤后,同样不省人事的两人,最后,却是一个成功治愈,一个成“植物人”,其中的原因是———未能及时受到胸外按压

          7月11日下午,县人民医院收治了两名电击伤病人,但由于伤者在获得胸外按压上存在时间差异,最后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局。     当天下午2时许,32岁的青年男子小叶被电击伤,不省人事,被同事送到了县人民医院。据工友介绍,小叶在工厂作业时,不小心被电击倒。在等待救护的同时,有工友不停地为他做心外按压。到达医院后,医务人员又接过工友的 “按压接力棒”。10多分钟后,小叶心跳和呼吸恢复。经过在ICU监护治疗,第二天小叶神志转清,与人交流时思维也无异常。     而与小叶一样被电击伤的黄某却没这么幸运。同样是在7月11日下午,37岁的黄某不慎被电击伤,当场心跳和呼吸停止,工友们见状立刻把他送到医院,途中花费了10多分钟。不过,在这10多分钟里,无人为黄某实施相关的急救措施。到医院时,黄某仍无心跳和呼吸。经抢救,黄某的心跳复苏成功,但一直处于深昏迷状态。从病人目前的各项生理指标来看,估计会成为“植物人”。     7月13日上午,笔者在县人民医院ICU见到躺在病床上的小叶,他正与医生交流,对答自如。而躺在邻床的黄某则神志不清,需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右手还留有电击灼伤的痕迹。     “心跳停止后,前5分钟是生命复苏的黄金时间。”ICU副主任指出了早期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同样被电击伤的两名病人出现不同结局,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为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及时实施心肺复苏,并立刻送到附近医院,争分夺秒抢救病人生命。”     据医生介绍,夏季是触电事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潮湿或工人身体容易出汗,如线路老化漏电就很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因此,个人要加强防护,企业则要加强用电监测。   万一触电出现心跳呼吸停止等情况时,要及时实施胸外按压,这是抢救病人的关键。如果短期内不能恢复心跳、呼吸,病人将出现不可逆性的脑损害,轻者出现脑部功能缺损,如失语、偏瘫及“植物人”状态等,重者则出现脑死亡等。     据了解,一旦出现心脏骤停等意外事件,生命急救的黄金时间只有5分钟,而救护车到达时间常常会超过5分钟,普及救护知识,培养现场急救人员,就成为挽救生命的关键因素。为此,县人民医院每年深入企业、学校、社区开展心肺复苏培训。截至目前,已开展20多次,培训3000余人次。    

  • 2011-07

    08

    969

    【今日玉环】中暑让他昏迷两天仍未醒

          7月5日下午,一男子因中暑昏倒在大麦屿城南村,被送到县人民医院急救。截至昨天下午笔者发稿时,已昏迷了两天两夜的该男子仍未苏醒。     当天下午2时多,县人民医院接到“110”电话,称城南村一企业门口有一男子不省人事。急救人员立即赶到现场,只见该男子倒在路上,身上无任何证明身份的证件。该男子被接入医院时,神志不清,血压极低,体温达43摄氏度。经吸氧、降温、输液等措施全力抢救,男子生命体征有所好转,但一直处于昏迷。     昨天上午,笔者在县人民医院ICU病房见到了这名男子,40岁左右,嘴里插着人工呼吸管道。据医生介绍,该男子中暑特别严重,尚未脱离危险。     医生介绍,眼下正是高温时节,如人体出现大汗、口渴、头昏、胸闷、恶心、四肢无力及发麻等情况,就要考虑中暑的可能。严重的中暑病人,还可伴有肌肉痉挛、昏迷。     医生提醒市民,要注意防暑降温,尽量减少高温作业;在饮食方面,尽量吃清淡食物,要多补充水分。万一发生中暑事件时,应将患者立即移往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如能口服的,应鼓励其多喝些淡盐冷开水或含盐的清凉饮料。同时,实行正确、有效的物理降温,是对中暑高热患者进行现场急救的关键,如用冷水擦身、擦脸等。对昏迷不醒、发生抽搐的重度中暑症状者,须立即送医院急救。    

  • 2011-06

    28

    1016

    【今日玉环】挂号不再那么费心

          昨天,县人民医院正式开通门诊预约挂号服务,这大大方便了我县群众就医。     当天上午9时许,笔者在该院预约挂号登记处遇见江女士正在预约。江女士预约的是下周一上午9时45分,只要按这个时间提前半小时来到医院取号,就可按时就诊了。     县医院预约挂号处工作人员徐敏介绍说,上班一个多小时内,陈增瑞主任医师下周的专家号已全部被预约了。江女士预约到的是他的最后一个号。     得知预约成功,江女士激动地说:“为了能挂上陈增瑞的专家号,我今天早上5点多就来到医院排队。现在预约了,下周复诊我就不用再早起了,既方便又省心!”     据了解,县人民医院开通了所有专家及部分专科的门诊预约挂号服务。预约方式包括电话预约、现场医约、诊间预约。电话预约可拔打电话87236026;现场预约只需到该院门诊办公室预约挂号处登记;诊间预约是本次就诊结束,一周内复诊的可与医生预约复诊时间。而不论哪种预约方式,都需提供就诊卡号。     预约挂号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一周内预约有效;预约成功后,按预约时间提前半小时到挂号收费处取号,再到相应科室就诊。若无法按时就诊,可提前拔打87236026取消本次预约,否则按失约处理。一年内三次以上无故失约,取消当年预约资格。    

  • 2011-06

    09

    812

    【今日玉环】医院外设有分院,千万别信!

          “玉环医院在安置小区设定点诊所了,那儿有医院的退休专家,不用排队,我带你去吧……”6月4日,张女士到县人民医院看病,挂号之后被医托“导诊”到县人民医院“分院”——安置小区一民房就诊。     随后,在她们的指导下,张女士来到了安置小区88幢一楼的一间简易民房里,里面挤了10多位患者。不一会儿,县卫生监督所的执法人员到场对其查封取缔,她才知道自己差点受骗了。     “一大早,我在玉环医院挂了妇科的号,正在候诊,突然一位身着便装女子过来搭讪。不一会儿,第二位女子也很热情地告诉我,玉环医院在安置小区设有定点,医生是该院的退休专家。她还说自己也曾患妇科病,是在诊所里治好的。”张女士道出了自己被医托忽悠的经历。     当天上午10时许,笔者来到县卫生监督所,见到了被抓的一男一女坐在一侧,桌上摆放着一堆病历、挂号单、就诊卡和检查单,翻开一看,患者全来自县人民医院。男子自称姓宫,为“诊所医生”。他说,自己是湖南人,退休多年,年初经人介绍来到诊所工作。每天上午出诊,一上午可接诊病人十位左右。而对于雇主的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男子称“一概不知”。当被告知是非法执业时,男子拿出了一张医师执业证复印件,发证机关签发人姓名根本无法辨认,男子仍振振有词。指引张女士到“诊所”看病的女子,自称姓巍。虽然被执法人员当场抓获,但一直否认自己是“医托”,还称与张女士是老乡,是在玉环打工的厂里认识的。只要执法人员询问与活动有关的问题,他们都以“不知道”拒绝回答,也拒绝提供任何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     笔者从县人民医院了解到,医院并未在外设立任何定点诊所。在此提醒就医群众,看病要到正规医院,千万不要相信医托的话!    

  • 2011-06

    08

    1048

    【今日玉环】轻信江湖郎中服药中毒

          近日,一女子因荨麻疹久治不愈,听信江湖郎中介绍的中草药偏方,服用后出现心跳呼吸停止,后经医院多次抢救才脱离危险。   该女子小邓是在玉务工人员,长期慢性荨麻疹不愈让她烦恼不已,和一开“诊所”的老乡聊天时说起此事。老乡听说后,马上称自己有一种自制的草药,对治疗荨麻疹效果特别好。随后老乡便拿了几包中草药粉剂给她。   小邓按照老乡的要求于5月26日开始服药,当天没任何不适,第二天晚上继续服用,谁知不久便出现乏力、心悸。5月27日上午,家人见情况不对,马上将她送到县人民医院治疗。经查,患者反复心室纤颤,病情很不稳定。入院时恶性心律失常,出现三次心跳、呼吸停止。经过心肺复苏、血液灌流等紧急救治,第二天早上患者神志转清。   日前,笔者在该院重症医学科见到了小邓,她躺在病床上,鼻子里吸着氧气。“唉,这药不能随便吃。听医生说心跳停了三次,我以为……”小邓家属想起当时的情景仍后怕不已。   据该院重症医学科的黄锡通医生介绍,考虑患者是中草药中毒,逐步确定小邓服用的是三颗针、朱砂莲、洋红。许多中草药中含有毒成分,在治疗中若使用不当,如剂量过大、连续服用、配伍不当、煎煮时间不长以及患者体质虚弱等原因服用后都可能中毒,所以服用民间偏方一定要慎重,最好把方子拿到医院叫中医看过后才可使用。   据了解,给小邓草药的老乡为一江湖郎中。事发当天,邓家已报警。      

  • 2011-06

    02

    870

    【今日玉环】多姿多彩庆六一

            5月31日上午,县人民医院迎来了10位特殊的小客人,他们是该院与海山乡学校结对助学的贫困学子。   当天上午,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从芦浦码头将同学们接到医院,并为他们举行了简短的欢迎仪式。   欢迎仪式上,医务人员还向同学们赠送了书籍和助学金等物品。随后,医务人员为他们进行了身体检查。医务人员还带同学们到各科室参观,了解医务人员工作状况。   当天下午,医务人员带领同学们来到玉城中学、实验学校、县图书馆、新华书店、玉环公园,实地感受玉环的人文气息。    

  • 2011-06

    01

    1143

    【玉环广电新闻】六一,县医院迎来特殊的客人

          链接:http://yhnews.zjol.com.cn/styh/yhdst/201106/t20110601_392983.htm                

  • 2011-05

    12

    1028

    【今日玉环】喜迎“5·12”国际护士节 百名护士参加趣味护理运动会

             为庆祝“5·12”国际护士节,5月10日中午,县护理学会在县人民医院举行趣味护理运动会。     当天中午,县人民医院七楼多功能厅人声鼎沸,来自全县五家全民医院近百名护理“运动员”组成五个方阵。她们将护理操作与体育活动相结合,组成了“穿针引线”、“真情传递”、“生命之源”、“爱心接力”等4个比赛项目。     12点30分,比赛正式开始。在趣味游戏中,大家玩得不亦乐乎。“先给大家示范一下吧。”“水放满点,再送。”“手抱不了用脚夹住,球不容易掉。”参与者出谋划策,乐在其中。     在“穿针引线”比赛中,由两位护士配合完成,每位护士只能一只手进行,一左一右完成“术中穿针”。穿针看似简单,实际是一门技术活,既要讲稳健,又要讲效率,日常的护理工作水平在此刻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在“生命之源”比赛中,每队派出10名队员,2人一组,一人用注射器抽水,一人用治疗盘运送到指定容器内,返回起点后第二名队员接力,直至5分钟结束,按容器内水量的多少进行排名。“真情传递”,每队4名队员,2人一组,面对面站立蒙上眼睛喂食,2分钟累计进食数量决定名次。“爱心接力”中,10名护士2人一组,“患者”坐在轮椅上由“护士”推,沿途5处纸篓各放一球,沿途“患者”捡起球,捡满5个球后绕过障碍物原路返回,下一组队员接力……     整个赛程大家发扬了团结互助、敢于拼搏的精神,无不展示我县护理人员的青春活力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这活动挺好的,护士平时工作繁忙,各医院交流也很少,这次活动让各院护士姐妹得到了交流,也释放了工作压力,身心得到放松。”县人民医院护士吴丹青激动地说,这次活动,她参加了所有项目的比赛。     经过两个小时的激烈竞争,比赛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和优胜奖,县人民医院以其稳、准、快赢得了第一名。         createPageHTML(1, 0, "t20110511_389437", "htm");

  • 2011-05

    11

    1052

    【玉环333新闻窗】县护理趣味运动会 传承文化强化技能

      链接:http://yhnews.zjol.com.cn/styh/333xwc/201105/t20110512_389644.htm      

  • 2011-05

    10

    1061

    【台州晚报】青少年胃穿孔发病增多

          15岁的小毛(化名)几天前饭后突然腹部绞痛,被家人送进了玉环县人民医院。 经过外科医生检查发现,小毛胃部已经出现了穿孔、急性腹膜炎。医生对他进行了腹腔镜下胃修补,病情才得到控制。     医生介绍,像小毛这样的手术治疗的胃穿孔病人通常一周内便可出院,但并不代表溃疡病治愈不再复发,仍需药物规范治疗,定期复查,避免溃疡穿孔的再次发生。      玉环县人民医院外科金宇医师介绍,近两周医院收治多例胃穿孔病人,青少年发病率上升,年龄最小的只有10岁。这类胃十二指肠溃疡造成的穿孔,主要与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大,饮食习惯不良有关。很多青少年三餐不定时,有的经常在外用餐,不注意卫生等,都会引起胃酸分泌过多、胃粘膜屏障功能下降,还有可能交叉感染幽门螺杆菌,而幽门螺杆菌正是造成胃溃疡的“元凶”。金医师提醒市民,如果有溃疡病史或者胃病史的,突发剧烈腹痛,应该及早就医,并停止进食,切不可盲目服药。      

  • 2011-05

    09

    1038

    【今日玉环】几颗蚕豆差点要了孩子的命

          因为吃了几颗蚕豆,害得1岁的宝宝命悬一线,经过几天治疗,病情才稍有平稳。民间说法,孩子得的是蚕豆病。而医生专业地称之为急性溶血性贫血,是由吃蚕豆引起。     前几天,刘妈妈突然发现自己1岁的儿子脸色发黄,小便呈红色。起初她并没在意,可是一天后孩子精神越来越差,脸色看上去也很苍白,于是,她赶紧将宝宝送至县人民医院就诊。     医生询问孩子是否食用过蚕豆时,刘妈妈这才想起两天前她见蚕豆新鲜上市,便买了一些回家炒了吃。刘妈妈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几颗蚕豆差点要了孩子的命,而且家人从来没出现过吃蚕豆得病的情况。     医生介绍,蚕豆病也叫急性溶血性贫血,与遗传有关,这个遗传并不是说父母或者上辈就一定发过蚕豆病,而是身体内某个基因变化导致缺少一种酶,吃了蚕豆后,缺这种酶的会引起溶血,而导致血尿,溶血到严重的程度,就会有生命危险。医生说,这名宝宝是吃蚕豆后出现的急性溶血性贫血,入院时病情危重,医生赶紧为孩子输血,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     据了解,蚕豆病大多出现在孩子身上。患者通常在进食蚕豆后24至48小时内发病。常常表现为出现发烧、黄疸、小便酱油色、血色素下降等症状,医学上称为急性血管内溶血。病情轻重与吃蚕豆数量并无关系,有时吃1颗也难幸免。另外,有些小孩接触樟脑丸等也会发病。     医生提醒,现在豆制品比较普遍,蚕豆病全年都有出现,县人民医院每年都会接诊多例蚕豆病患儿。最近是新鲜蚕豆上市季节,患儿明显多一点。目前,县人民医院收治了3名蚕豆病患儿,蚕豆病治愈后,今后再也不能吃蚕豆,并且每年3至5月最好远离蚕豆花粉,以免诱发疾病。      

  • 2011-04

    15

    1023

    【今日玉环】医生下村送医农民喜学“急救”

           昨天上午,县人民医院组织12名医护人员走进龙溪企业、学校,教授群众在突发性事故如何用简单易学的急救方法挽救生命。  上午8时多,医护人员驱车来到龙溪乡桩头村村部,该村数十名企业管理人员和村民早已在这儿等待。医护人员通过多媒体,为大家讲解了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以及触电、溺水、中风等日常紧急情况下,当事人心跳骤停时,如何及时拨打120,并有效地展开急救。同时,医护人员还结合医院最近的急救病例,就1至6周岁儿童溺水时如何急救进行了演示。  为让大家真正懂得实际操作本领,医护人员还请村民与人体模型零距离接触。村党支部书记王会良第一个主动上台操作胸外按压,医护人员在一边指导,使在场人员身临其境,更深刻地体会到普及急救知识的重要性。紧接着,许多村民都一一上前试了一把,学学怎么救人。  王会良深有感触地说:“这次送医下乡很及时,我们村里小企业比较多,对车祸、高血压怎么急救我们还不懂,通过这次学习我感觉很好,希望以后多到我们农村宣传。”  上午10时30分,医护人员又赶到龙溪中学,为师生们上了堂急救课,受到了他们的欢迎,大家纷纷动手学习胸外按压。师生们纷纷表示,学些急救知识很有意义。  据了解,出现心脏骤停等意外事件,生命急救的黄金时间只有4分钟,而救护车到达时间常常会超过5分钟,普及救护知识,人人都能急救,就成为挽救生命的关键因素。根据2010年国际通行急救办法,一般普通人只要正确掌握胸外按压,就可在第一时间挽救病人生命,而且成功率达到50%以上。        

  • 2011-03

    31

    1024
  • 2011-03

    29

    920

    【台州晚报】丈夫拍了妻子一锅铲

          一些人在外伤后没有明显疼痛感,也就忽略了就诊,实际上,外伤危害的后遗症已经发生,甚至威胁到生命。   日前,佘某因腹痛难忍被家人送到玉环县人民医院就诊时,她脸色苍白,血压低,几乎处于休克状态。经检查,她竟然出现了脾脏破裂、中度贫血。而她受伤已是两天前的事了。    据佘某回忆,当天,她与丈夫发生口角,丈夫当时有点醉酒,随手拿起锅铲拍了一下她,正好拍打在她的左腹部。由于当时没有明显疼痛感,佘某就没放在心上。两天后,佘某出现恶心呕吐,隐约感到腹部疼痛,且越来越严重,根本无法睡觉,凌晨佘某突然昏迷,家人这才感到大事不妙。   医生发现佘某脾脏破裂并导致腹内存有大量积液,随即进行了紧急手术,术中发现出血4000多毫升。由于脾脏破裂严重、出血量大,医生只好将佘某的脾脏切除。   医生提醒,脾脏是一个血供丰富、质脆的实质器官,外伤暴力很容易使其破裂引起内出血,表现为渐进性的腹痛和休克,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内脏损伤。   硬物致伤或摔伤都可能出现脾脏破裂,当时可能没有明显症状,过后才出现延迟性脾破裂。因此,受伤后,千万不能忽略检查。    

  • 2011-03

    15

    1059

    【台州晚报】钬激光轻轻一击“水落石出”

            “被石头折腾坏了,想不到不用开刀,住院三天就解决了。”来自安徽的王女士从心底感到高兴。  今年1月初,王女士因输尿管结石突发腰痛。频繁发作,让她苦不堪言。医生告知要想彻底治好,必须解决石头的问题。医生提供了几种方法,王女士和家人反复商量,最后选择了体外冲击波碎石,但是相继做了五次,石头没有下来。当地医院医生告知需手术切开取石。对于手术王女士十分害怕,就一直拖着。  春节过后,王女士随丈夫一块来玉环务工,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到玉环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医生检查发现,王女士输尿管上段结石,出现了梗阻。医生告诉她可以用钬激光碎石,解除顾虑后,王女士很快住进了医院。次日,在输尿管镜下做了钬激光碎石术。  玉环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郑俊斌副主任医师介绍:“根据结石的性质、大小和所处位置的不同,碎石方法也不同。体外冲击波碎石具有不开刀、不住院的优势,但也存在局限,如结石硬难以击碎,患者尿路狭窄或肾功能有问题,击碎后难以彻底排出等。该病人的石头不大,只有0.7公分,但非常硬,因此体外震波碎石不能碎掉石头,钬激光也打了几次才碎掉。”  据了解,钬激光是目前最新的结石治疗方法,对任何部位、任何成分的尿路结石,都能以其特有的高效碎石方式击碎结石,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特点。该院开展了膀胱镜、输尿管镜、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已经为很多膀胱、输尿管、肾等部位结石的病人解除了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