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头晕,脑梗患者自行加药,却“坏事”了

2020-06-02770

突发头痛以为是脑梗复发

陈大伯就加大药量

没想到这回是脑出血

多服的这颗药

还差点成了手术的“拦路虎”

陈大伯今年56岁,三年前曾突发脑梗,一直服药治疗。因为女儿女婿都在外从医,他吃药还是很“听话”的,每天一颗阿司匹林不曾落下。

自行加服药物,结果“适得其反”

上月末的一天,陈大伯在家突然感觉头痛头晕,有点走不稳路。他和老伴以为是脑梗复发,虽然早上已经吃过药,还是加服了阿司匹林和波立维抗血小板药物。可服药后,陈大伯的症状愈发严重,陆续出现呕吐、左侧手脚无力,乃至陷入昏迷。老伴慌了神,赶紧将他送来了我院急诊科。

急诊团队一边采取应急对症救治,一边通知神经外科会诊。医生结合急诊CT检查,诊断患者右侧颞叶血肿并破入脑室,病情危重。

“是脑出血,不是脑梗?那多吃的药是不是吃错了,会不会有事啊?”得知病因,陈大伯老伴既焦虑又后悔。

神经外科副主任高潮解释,急性脑出血病死率高,当务之急是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但患者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凝血功能本就比常人差。自行加服的药物“弄巧成拙”,又加大了出血量,这些给手术治疗带来了难度。

在充分评估后,神经外科团队当晚为陈大伯开展微创脑内血肿清除术,将3条引流软管置入脑室额角及后角,然后通过尿激酶液化引流,仅5天时间便基本清除颞叶血肿及脑室积血。极大地减少了开颅手术带来的手术创伤及出血风险,并且未发生颅内感染。

经过近一个月的精心诊疗,陈大伯恢复良好,言语与肢体功能没有受到很大影响。目前他已顺利出院,正在接受进一步康复训练中。01.jpg

临出院时,陈大伯老伴特意送来了锦旗,感谢神经外科医务人员的救治,“想想当时真是后怕,幸亏有医生护士在,老头子现在才能恢复得这么好。”

脑梗脑出血外在症状雷同

内因大相径庭

还是要交给医生诊断

高潮介绍,患者三年所犯的脑梗和这次发作的脑出血,在临床上可统称为卒中,是严重的脑血管疾病。但在具体病因和诊疗方向上,两者有很大区别。

脑出血属于出血性卒中,是指脑血管壁病变、坏死或破裂导致的颅内出血,需要及时止血。临床表现有头痛头晕、呕吐、意识障碍、运动和语言障碍等。

脑梗属于缺血性卒中,是指脑的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组织坏死,需要通过内科治疗或介入手段打通闭塞的供血通路。发作前可先出现运动功能障碍、肢体麻木、头晕等,

平时,大家可以通过“FAST”识别法或卒中口诀——“胳膊不抬、嘴角歪,言语含糊、奔医院”进行判断。

“大脑控制着整个身体,具体表现症状和脑组织受损的部位有关。”高潮强调,一旦怀疑出现上述卒中迹象,务必第一时间就医接受检查,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切勿自行判断。如果治疗及时,这些症状都是可以逆转的。

日常生活中,卒中患者及高危人群可以通过健康饮食、降低胆固醇、合理运动、禁烟限酒、控制血糖血压等方式降低卒中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