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后,肺里伴随两月的脓肿消失了

2020-06-24738

近日,我院胸外科联合介入科在CT引导下,成功为一名肺脓肿患者实施了CT引导下经皮肺脓肿穿刺术。

这项技术的成功开展充分体现了我院多科联合的强大技术实力,不仅减轻了病痛,还极大提高了诊治率,避免患者手术的痛苦。

患者严大叔今年52岁,患尿毒症多年,长期靠血透治疗维持。2个多月前,严大叔不慎着凉,出现了发热咳痰等症状。随后症状加重,因肺部感染住院。因还有血透需求,他从当地医院转至我院,被收住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起初,经过十余天的抗生素治疗,胸部CT复查提示病灶吸收。医生安排其出院,并叮嘱要继续服药,关注肺部感染情况。但严大叔回家后,感觉症状好转,就自个停了药。

结果,两周前他再次出现发热。来院做胸部CT显示有一巨大脓肿,已形成肺空洞,医生考虑肺脓肿加重。此时普通的抗炎治疗难以再起作用,严大叔的情况需手术治疗,所以这回他被收住胸外科。

“想做手术也没那么简单,患者病程较长,症状反复,脓肿壁因长期炎症刺激,包膜形成太厚。”严大叔的主治医生周方建解释,如行手术,需切除部分肺叶,这是长期血透、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无法承受的创伤。

胸外科团队联合介入科、影像科等多科会诊后,决定采取CT介入引导下经皮肺脓肿穿刺引流术配合内科用药的方式。这种方式没有污染胸腔的风险,不会损伤肺实质,在解决引流问题的同时可将药物精准注入病灶,具有创伤小、见效快、风险低等优势。

医生在CT引导下,穿刺留置胸腔引流管,术后共引流出脓血性液体130余毫升。几天后,严大叔的症状明显好转,不再发热咳痰,也不会时常胸闷气促。CT复查显示,肺脓肿明显缩小,医生诊断其感染得到控制,可以出院。“纠缠”了两月的肺脓肿终于消失,严大叔可算是露出了笑容。

同时,CT引导下体腔内深部包块穿刺技术的开展,为我院胸外科的进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促成了CT从单一的诊断到CT介入治疗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