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虎”不可小觑 仍需谨防中暑
盛夏高温,大家都知道要当心中暑,可眼瞅着最近天气转凉,不少人就“掉以轻心”了。殊不知“秋老虎”威力不可小觑,每日气温仍可达30℃。近日,急诊科就陆续接诊多位中暑患者,他们往往因“发热、头晕、头痛、四肢无力”前来就诊,轻者经过补液、休息等对症治疗可得到缓解,重者因高温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甚至危及性命。
今年56岁的席大伯就是比较严重的患者,当天他因长时间在户外高温下工作,突然倒地、人事不省。工友将其送来急诊科时,他体温高达40℃,呼之不应、两侧瞳孔散大,十分危险。医护人员立即给予心肺复苏,这才成功救回一命。但因长时间发热使得大脑缺氧受损严重,席大伯还需接受高压氧康复治疗。
“中暑就是在高温环境中劳动过程中,出现的体温升高。当出现头晕、头痛、眼花、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等不适症状时,可以初步判定为中暑。”急诊科主任黄锡通介绍,当发现有人中暑时,可以采用“搬、擦、服、掐”四字口诀对患者做急救处理。
1.搬。迅速将患者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使其平躺,用扇子或电扇为他扇风,解开其衣领裤带,以利患者呼吸。
2.擦。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帮患者擦身,也可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患者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患者散热。
3.服。感到不适时,及时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并多喝些淡盐水,以补充流失的体液。
4.掐。如果患者一直昏迷不醒,可用大拇指按压患者的人中、合谷等穴位。救醒后的患者,必须在凉爽通风处静卧休息,如果回到炎热的环境,会引发比之前更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