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结合工作坊 应急救护能力再提高
10月23-24日,省级继教项目《基层医务人员现场应急救护理论与实践提高班》在我院三楼学术报告厅成功开办。来自我市各家医院的百余名护理同仁们齐聚一堂,聆听专家精彩授课,并积极参与了沉浸式工作坊,进一步增进交流、开拓视野。
我院副院长徐金女向与会人员表示欢迎,并致开幕词。她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学习向大家进一步普及推广现场急救技能,让更多的专业人员在现场急救时采取更规范、更有效的医疗技术,为玉环卫生事业做出贡献。
从理论到实践 专家授课 内容丰富
在应对突发事件、意外伤害及医院外的危重急症时,正确的早期急救往往是降低死亡与伤残的关键。而这又取决于医务人员与大众加强对急救知识、技术的了解程度。
学习班邀请了市内外多位专家,聚焦现场应急救护,分享学科理论与临床经验。
浙大一院护理部副主任赵雪红通过视频授课的形式,带来《灾害救援和检伤分类》。她强调,灾害救援与传统救援不同,在医疗卫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牢记“检伤分类、重伤优先”的原则,尽最大努力救最多的人。
台州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毕东军作《急危重患者时效管理与抢救配合》专题授课,通过详尽数据和生动例子,阐述了时效管理的概念,并分享了时效管理应用于急危重患者救治时的经验与成效。
我院党委书记陈增瑞从多年临床救治经验出发,结合多个病例救治,总结分享了心肺复苏在现场急救中的要点,并解读了心血管急救管理指南的主要更新内容。
我院院长董寅作《后疫情时代健共体公共卫生预警与平战结合公共卫生体系研究》,从扩大公共卫生设施投资等五方面全面细致地介绍了在后疫情时代,加强对公共卫生与应急体系关注的重要性。
我院副院长周朝阳带来《白金十分钟理论与实践》,从概念、理论、实践三方面详细阐述“白金十分钟”,强调了其中涵盖的“5个核心问题”与“7个空间”等概念。
我院副院长王建洪讲解《基于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胸痛中心的基本概念》,介绍了我院在创成胸痛中心后,通过整合资源,进一步建立的区域协同救治体系。
随后,ICU主任郑孝敬与急诊科副主任林俊亮分别带来《常见急危重症现场救护》《常见意外伤害现场救护》,他们均以大量实例分析了各种应急救治举措,强调多科协作的重要性。
除外,为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护理部主任王敏丽与科教科主任林爱芳 分别带来《突发事件脆弱性分析及应对策略》《应急救护新概念》《院前创伤救护评估及处理流程》,丰富实用的内容使得大家受益匪浅。
沉浸式工作坊 动手实践 加深感悟
在精彩纷呈的讲座后,我院几大专科护理团队带来了情景演示工作坊,也是此次学习班的亮点之一。
当天,学习班共组织开展过敏性休克模拟情景演示、创伤救治(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大技术的要点分析及三角巾的操作演示、创伤救护情景演练三大工作坊,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心肺复苏、骨髓腔穿刺、轴线翻身、转运等应急救治关键技术。
学习班还为与会人员准备了创伤特效化妆素材,邀请大家亲身体验打造高拟真伤情,为今后开展高拟真情景模拟培训提供了可能。
工作坊形式增加了临场感,在帮助掌握急救技能的同时,提高了大家的学习热情,会场气氛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