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手足外科:“挺直”脊梁 不断向前
“我们是玉环唯一开设脊柱手足亚专科的医院,目标就是让患者们在玉环就得到精准有效的治疗。”脊柱手足外科主任刘泉涌介绍,早在2017年,玉环市人民医院为进一步推进专科建设,将骨科一分为四,关节外科、创伤骨科、脊柱外科、手足外科正式挂牌成立。
其中,脊柱手足外科集脊柱外科、手外科、足踝外科、显微外科于一体,开展包括高难度脊柱、显微手术在内的各类脊柱手足外科专科手术1200多例。科室现为玉环市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疗中心、手外科临床诊疗中心。
“挺直”脊梁不再“突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我们接诊的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也越来越多。”我院副院长王建洪作为脊柱外科主任医师解释道,骨质疏松患者若不及时治疗,在弯腰、负重等情况下,都可能引起骨质疏松性骨折,且致残率高。
为此,科室广泛开展具有微创、见效快等优势的经皮椎体成形术。该术式通过针芯球囊复位压缩椎体并灌注骨水泥强化椎体骨质,不仅可以将压扁的骨折复位,还能将骨折块“粘住”,从而达到复位骨折,缓解疼痛,早期下床康复,预防卧床并发症等作用。
“手术不用开刀缝针,身体负担小,是老人家很好的选择。”王建洪介绍,今年已92岁高龄的毛阿婆胸椎骨折引发胸痛20多天,来院就诊后就是通过该手术迅速缓解疼痛。
除老年骨质疏松骨折外,腰椎盘突出症患者是脊柱外科接诊的主流,且年龄分布较广。
今年才35岁的朱先生就是常自嘲“啥都不突出,就椎间盘突出”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之一。八年里,他因此反复腰痛,最后止痛药无济于事,痛得无法下床行走。脊柱外科团队为其开展的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精准切除病损椎间盘,手术伤口只有1公分长。
椎间孔镜技术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脊柱微创手术,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是由一个镜头通过人体自然间隙到达突出的椎间盘位置,在电视屏幕监视下,彻底清除突出或脱垂的髓核和增生的“骨刺”,从而达到解除神经根压迫、根除疼痛的一种微创办法,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脊柱外科最微创、经济、安全有效的一种微创手术。
相比传统“大动干戈”的开放手术,这些费用低、恢复快的精准微创治疗已成为脊柱外科致力发展的方向。近年来,科室已能独立开展经皮逐渐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经皮椎体成型术、经皮胸腰椎骨折微创内固定术等多项高难度的脊柱微创手术,惠及患者无数,“专病专治”水平进一步提升。
24小时待命应对手足创伤
和忍受慢性痛楚的脊柱外科患者相比,手足外科接诊的手足创伤患者的病情往往更为“急迫”。目前,手足外科实行24小时值班制,确保了手足创伤急救患者能“随到随救治”。
大面积清创、缝合损伤血管、修复缺损皮瓣……术中使用的缝合线比头发丝还细。一场断指再植手术不仅操作精细,还动辄耗时数小时,对手足外科团队来说,这是技术与体力的双重考验。
工友小吴右手被冲床“咬断”,就是靠着手足外科团队连续8小时奋战的再植手术,成功“复活”手指。“当时我们四名医生接力在显微镜下,依次缝合血管、神经、肌腱,再固定骨头,从下午三点做到了深夜十一点。”刘泉涌回忆,患者右手手指、手掌被冲床严重毁损,情况十分棘手,手术的最终成功离不开强大的团队力量。
自1999年开展玉环市首例断指再植术以来,科室就在手显微外科领域不断耕耘,设立显微外科实验室,鼓励年轻医生积极训练,打磨技术。
当然,除外伤应急救治外,手足外科对于手足畸形矫正、手足关节神经损伤及手足肿瘤的治疗,也有丰富经验和精湛技术。
“拇外翻”患者骆阿婆的经历就很有代表性。“拇外翻”又俗称“大脚骨”,是累及拇趾的最常见的病变,多见于常穿高跟鞋,拇趾长时间承受异常压力的中老年妇女。骆阿婆因此右脚痛得无法行走,医生通过关节融合矫正手术,使外翻的拇趾重新“归位”,恢复正常行走。
“还有像糖尿病足、手足筋膜炎等等手足常见疾病,我们都能提供有针对性的系统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刘泉涌说。
用实力让患者留在玉环
让玉环百姓能放心留在玉环就医是脊柱手足外科全体人员的目标。科室现有10名医师,其中玉环市名医1人,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2人,并有3名研究生学历。
“大家都很重视提升业务能力,积极参加学习。只有理念思维进步了,整体水平才能得到提升。”刘泉涌介绍,科室每周三上午都会组织读片例会,在会上分享交流病例与诊疗思路,每月会组织一次国内外学科文献总结汇报,学习掌握相关学科前沿知识。科室近三年已申报两项市级课题,团队成员参与发表论文2篇;团队成员参加每年的国家级以及省市级的骨科年会以及手外科年会,并代表发言。
与此同时,作为温医大附一院龙头支撑学科,脊柱手足外科充分利用“双下沉两提升”这一工作平台,派出医务人员进修专科技能,引进多项先进技术。而在移动C臂机、显微镜、椎间孔镜、骨质疏松治疗仪等先进专科设备加持下,科室诊疗范围也不断拓宽。
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脊柱手足外科逐渐向科学、快速、高效的,适应玉环本土的脊柱、手足外伤救治模式发展。从专家驻院帮扶到科室独立开展,脊柱手足外科团队逐步形成了一支“带不走”的专业团队。玉环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省级医院水平的医疗服务,大大减轻了就医负担。
对于未来,作为学科带头人的王建洪与刘泉涌也规划了五个方面的内容:留住病人、共享资源、学术交流、技术引进、形成品牌。他们表示会继续加强与国内各省级知名医院的技术合作,引进先进技术,缩小差距,增加患者市域内就诊率,减少病人外流,致力打造“外伤处理的玉环模式 ”这一学科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