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年不回家,其实我也很想家
年味越来越浓,
每逢佳节倍思亲,
人们往往把对亲人的思念
寄托在年的归途。
“今年过年,你回家吗?”
一句简单的问候语,
听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但是有那么一群人,
选择“就地过年”,
他们留下的不仅仅是脚步,
更是在一个不会打烊的地方,
默默坚守着岗位。
陪不能回家的患者过年!
手足脊柱外科主任医师 王远平(左)
家乡:湖北鄂州,玉医就职18年
腊月二十九,刚下夜班的王远平,在值班室眯了2个小时,一接到手术室的通知,立即转轴连做两台手术,两台手术结束已经是下午2点。脱下手术服回病房,王远平还一一走到患者床前,换药、例行查房、了解病情,宽慰患者。
“可以的,恢复的很好,手指头稍微可以动一动了……”
“回家后照例每天在伤口上消毒,一周后来复查吧!”
“这个年,要在医院里过了吧,没事,我们和你们一起过年呢……”
“大过年的,人人都想回家团圆,这个时候,我们医生的一句话,就是患者或家属的主心骨,能让他们宽心,我们也放心了。”王远平说道。
我单身,留下来就可以让同事过个团聚年!
泌尿外科主治医师 邱焕双
家乡:辽宁丹东,玉医就职5年
“春节期间,大年三十,初一,初三,初四我都申请了值班,既然不回老家,目前我还单身,就让我多值班,让同事们好好过个年。”
邱焕双的家乡是辽宁丹东,目前还是中风险地区,每年都回家过年的他,今年因为疫情“搁浅”了。
腊月二十九,刚下夜班的邱焕双,上午做了一台精索鞘膜高位结扎术,又马不停蹄地为一位急诊患者“体外碎石”,在他的操作下,患者幸运地当场就排出了结石。
“值班、坐门诊、理病历,这个春节的‘敬业福’我是赚得满满的”。邱焕双幽默地说道。
爸妈自驾2600多公里来陪我过年!
急诊科男护 王朝阳
家乡:黑龙江哈尔滨,玉医就职3年
“真的没想到父母会自驾历经两天两夜,跨越2616.2公里,来玉环陪我过年,这个年除了有同事的陪伴,还有近在眼前父母的陪伴,更能吃到妈妈做的‘炖酸菜’,心里十分满足。”
王朝阳在急诊科工作已有3年,考虑到急诊岗位一个萝卜一个坑,担心回家后隔离耽误科内工作,便选择“就地过年。本想着今年年夜饭在科室里和同事们一起吃,到最后却有个意外的惊喜。
“急诊科的工作忙起来就跟打仗一样,父母为了不让我分心,来陪我过团圆年,满满的幸福感,我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守护好每一位病人。”
父母为我寄来了“家乡味”,让我们安心上班!
普外一科 副主任护师 李爱琴
家乡:湖北黄冈,玉医就职18年
因为疫情,李爱琴和她的老公王远平主任医师双双决定“就地过年”。远在湖北的几位老人有两年没有见到子女以及孙子孙女了,李爱琴说,每到晚上回家才有空和老人们视频聊天。
“为了不让我们担心,老人们还反过来安慰我们,过年了,还给我们寄家里的特产,也让我们尝尝家乡菜。让我们‘就地过年’无后顾之忧。”
离家那么远,但是作为玉医人,我们在这个大家庭也工作18年,感情也十分深厚。李爱琴说,既然父母都那么支持,我们也是尽最大努力把工作做好。
我们留下,为了更多的人团聚!
神经内分泌科主管护师 李立慧
家乡:湖北咸宁,玉医就职12年
过年了,虽然住院的病人不多,但有几个还是比较重的,他们哪一个都离不开我们。
留在病房里的病人,有因为糖尿病折磨而全身溃烂的,“每天给患者换个药,贴上敷贴,都要花去半个多小时。”李立慧说,换了药后,患者的后背像“穿了一身新衣”,而她恰巧是准备“新衣”的人。
每当这个时候,李立慧就觉得自己这个“原地人”当得值了。
没有一个“就地过年”是理所当然的
玉医共有近300名外来医护人员
其中有很大一部人选择“就地过年”
此心安处是吾家
春节期间医护人员不打烊
他们依旧奋战第一线
请为这种特殊的付出和奉献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