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着一根小鱼刺 大妈“兴师动众”上了手术台
吃鱼不当心卡住喉咙的人常有,可因此“大动干戈”上了手术台的,就不多了。近日,来自坎门的江大妈的经历可谓惊险。
当时,江大妈正和亲朋聚餐,谈笑间也没忘记享受自己爱吃的鱼。一不留神,鱼刺卡住了,她当下就感觉到咽部疼痛,放下筷子并捂住喉咙。家人见状,劝她赶紧上医院。
“小刺儿没事,拿米饭来。”江大妈却不听劝,坚持要用大口咽饭团的“土办法”解决。这不吞还好,一吞下去,喉咙的刺痛感更明显了,她这才在家人的劝说下就医。
来了医院后,江大妈才知道事情不妙——医生检查发现,鱼刺卡在了下咽部,已在食管入口。“不仅是鱼刺位置较深,患者当时吞咽反射还很剧烈,电子喉镜很难直接取出。”接诊的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叶建英解释,反复操作有可能造成咽部水肿,加重病情,因此紧急联系麻醉科、手术室安排手术。
当晚八时许,江大妈被送入手术室接受全麻,耳鼻咽喉科团队在支撑喉镜及内窥镜下,顺利取出长约1.5公分的尖端鱼刺。“虽然鱼刺挺小,但食管壁已经出血水肿”叶建英说,如果鱼刺位置再深入一点,就有食管穿孔的风险,严重的会危及性命。
“现在舒服了,以后不敢了!”术后苏醒江大妈连声说道。在住院观察一晚无碍后,她已于次日出院。
其实,鱼刺卡喉后,不少人会和江大妈一样,习惯用大口咽饭团、喝醋等“土办法”解决,认为能把鱼刺推压下去或者泡软。但这会适得其反,鱼刺可能会刺入地更深,损伤到咽喉部软组织,还加大了取出难度。
“我们经常遇上异物卡喉的患者,从骨头、鱼刺再到枣核、纽扣、硬币、戒指,什么都有。”叶建英介绍,如果只是细小的鱼刺卡在咽部,一般能在门诊直接处理。但万一卡到了食管等深处,就需要通过内窥镜、消化内镜等手术取出。
医生提醒,吃饭时尽量细嚼慢咽,避免边说话边进食。一旦发现异物卡喉,首先应立即停止进食饮水,减少吞咽动作,第一时间来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