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保“胃”战
64岁的梁大爷
饭后经常腹痛、呕血
检查后发现
竟是胃在腹腔内“翻了个面”
市人民医院外科团队
紧急开展腹腔镜下手术
微创打赢保“胃”战
梁大爷平时一人独居,刚出现腹部不适时,他也没当回事。可腹痛、呕血的症状持续了多日,越发严重,梁大爷找到了我院就诊。腹部CT检查发现:左膈抬高,胃体形态扭曲折叠伴周围少许渗出,医生诊断为“胃扭转”,需要手术治疗。
“临床上胃扭转发病率较低,表现变化多样,不易被及时发现。”普外科主任缪金透介绍,胃扭转是指胃部沿着不同的方向过度转动而发生扭转,不能恢复原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等,任何年龄段均可能发生。
如不及时治疗,胃扭转可能会引发胃穿孔、坏死以及休克,危及性命。
梁大爷收住外科病区后不久,由缪主任带领的外科团队为其施行“腹腔镜下胃扭转固定术”。术中,医生只在肚子上开三个“钥匙孔”大小的切口,随后在腹腔镜下,顺利将扭转移位的胃复位并固定。
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下手术全程创伤小、出血少、用时短,患者恢复更快。一般术后第二天患者即可下床行走,术后一周可恢复正常生活。
据了解,早在2004年,我院普外科已开展腹腔镜技术,当时主要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斜疝修补等中等手术为主。
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应用越发广泛、娴熟,普外科陆续开展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胃癌根治术,胃肠穿孔修补术、胰腺胆总管探查术、肝叶切除等高难度手术。此次腹腔镜下胃扭转固定手术的成功开展,更标志着医院腹腔镜治疗水平进一步提升。
目前,经过数日精心治疗护理,梁大爷已康复出院。
健康贴士
关于“胃扭转”
正常成人的胃被多条韧带固定在腹腔内,由腹腔其他脏器和厚厚的脂肪构成的床紧紧包裹,不会扭转。
如果固定机制障碍或其邻近器官病变导致胃移位,使胃本身沿不同轴向发生全胃或部分胃异常扭转致形态发生变换,就形成了胃扭转。根据病因,胃扭转分为先天性、急性型、慢性型等。
先天性畸形
新生儿常见的胃扭转是一种先天性畸形,可能与小肠旋转不良有关,使脾胃韧带或胃结肠韧带松弛而致胃固定不良。多数可随婴儿生长发育而自行矫正。
急性型胃扭转
急性胃扩张、急性结肠胀气、暴饮暴食、剧烈呕吐和胃的逆蠕动等可以成为胃的位置突然改变的动力,常促发急性型胃扭转。
慢性型胃扭转
胃周围的炎症和粘连可牵扯胃壁而使其固定于不正常位置而出现扭转,从而促发慢性型胃扭转。
同时,成人胃扭转多数存在解剖学因素,较大的食管裂孔疝、隔疝、隔膨出、胃下垂和胃大、小湾侧的韧带松弛或过长等,都是诱发因素。
好好吃饭 打好保“胃”战
01少吃油炸食物
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02少吃腌制食物
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03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
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04规律饮食
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05定时定量
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日3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
06温度适宜
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