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道胜:“川”越千里 润物无声
2018年7月开始至2021年9月,玉环市人民医院先后派遣10位骨干医生组团接力帮扶四川阿坝州茂县人民医院。
2020年3月,51岁的他出征援川,是帮扶团队中最年长的医生。2021年9月圆满完成任务,他是团队中最后一个离开的人。匆匆一年又半载,他默默耕耘,润物无声,为援川的茂县篇章划上完美句点!他,就是儿科副主任医师吴道胜。
吴道胜,1969年出生,玉环市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作为“玉环市东西部扶贫协作专业技术人才”在四川阿坝州茂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帮扶工作。先后获得“对口支援敬业医师”“对口支援先进个人”“优秀援助干部”“2020年台州市东西部扶贫协作成绩突出个人”。
他的援川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援川去吗?时间一年半!”
“去!”
从玉环到茂县,长达2245公里,从东海之滨到平均海拔1500米的山川高原,一年半的时间,吴道胜没有过多的犹豫,仅与家人简单交代,便转头收拾起行囊。
离别之际,黑黑瘦瘦的他拖着硕大的行李箱,与同事家人简单告别后便匆匆踏上援川之路。清风徐来,老将出征,淡然间透着一股毅然决然……
开天辟地 牵头成立急诊儿科
初到目的地,吴道胜马不停蹄地奔赴对口支援的茂县人民医院,第一件事就是调研医院儿科的整体发展情况。
调研发现,茂县人民医院儿科上班医生仅有6人,床位高达60张,儿科医生不仅要分管住院病房,还要兼管门急诊患儿以及妇产科新生儿。
而最让吴道胜心急的是,医院没有急诊儿科,急诊患儿都是送到病房就诊。他当即明确了自己援川的首要任务——成立急诊儿科。
然而成立急诊儿科并不简单,也并非一朝一夕能成。人员不足、工作量大的情况下,急救能力更是考验重重,提升医护人员的急救水平亦是当务之急。
为此,吴道胜制定了满满的教学计划。他建立“三级查房”制度,利用每个工作日坚持教学查房,讲解诊疗规范,巩固基本知识。一有空闲,便组织科内人员学习各种疑难病诊治、急危重症抢救。
自掏腰包购买操作模型,手把手、一对一教学,所有人员严格考核。勤教力学下,小儿面罩加压给氧、新生儿窒息复苏、小儿气管插管、新生儿后囟穿刺抽血术等等系列急救技术得以生根落地,填补医院多项技术空白。
日复一日,夜以继日,一个有着30多年丰富儿科诊疗经验的老将,倾其所有,不懈耕耘。终于在2021年6月,茂县人民医院儿科急诊开诊,这是茂县医疗领域里程碑式的突破!
技高胆大 为“黄金宝宝 ”换血
2020年8月中旬,茂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了一位刚出生6天的新生儿患者,全身金黄色,确诊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
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高达570.6umol/L,为茂县人民医院儿科成立以来血清胆红素水平之最,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中也极为少见。
孩子血清胆红素超过428 umol/L,需要换血治疗。家属得知后要求紧急转运成都治疗。然而正赶上川西阿坝州的八月,连续三天的暴雨导致泥石流频发,进出茂县的所有省道、国道、高速公路因泥石流全部中断。
病情危急,患儿随时可能发生“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风险,意味着一个出生仅6天的宝宝,余生将是全身瘫痪、智力障碍。
“请相信我们!”惊险一刻,吴道胜向家属说明利弊要害,征得同意后,随即带领团队为该患儿进行双面光疗退黄、采用“部分换血治疗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降低血红细胞压积的治疗方法。
经过两天两夜的紧急治疗,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降到安全水平,成功解除风险,巩固治疗3天后便痊愈出院。复诊时,孩子的母亲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到茂县人民医院。
危急时刻,吴道胜当机立断救下弱小的生命,赢得了家人们的信赖。救治过程中,由他传授的“新生儿后囟穿刺抽血术”即发挥了关键作用。
心细如尘 三救3岁阑尾炎患儿
在援川期间的一个深夜,茂县人民医院紧急收治了一位“呕吐1天”的3岁患儿。患儿小不配合,腹部检查时阳性体征不明显,仅血液炎症指标高,腹部B超亦无异常。
当大家以为是常见的胃肠道疾病时,吴道胜坚持请求外科会诊,排除“肠套叠、阑尾炎、肠道畸形”等急症可能。最终会诊结果考虑急性阑尾炎,后紧急手术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合并穿孔”。
婴幼儿急性阑尾炎发病率少,极易漏诊和误诊,大多易并发穿孔引起腹膜炎甚至脓毒血症危及生命。谁都没想到一个3岁的小孩会得阑尾炎,心细的吴道胜第一时间作出正确的判断,为患儿争取了手术时间。
术后,患儿出现发热、咳嗽、声音嘶哑等病症,系列消炎治疗却不见起效。再一次,吴道胜被呼叫会诊,一翻排查,考虑患儿并发“肺部感染、急性喉炎”,调整用药,对症治疗,这才得以好转。
而出院之际,患儿的声音仍有嘶哑。三会诊,吴道胜如期所望又一次快速“侦破”病因,考虑声带损伤和感染,建议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出院后,患儿被家人带往成都治疗,最终痊愈。家属万分感激,还特意打了电话报平安,再三感谢吴道胜。
心细如尘,三救患儿,一次又一次速度“侦破”,一再证明了这位老将缜密的心思和高深的医术。
事了扶衣去,深藏身与名。离别一刻,深怕兴师动众的吴道胜早早起床,只身前往车站,直到车出发了才拿起电话与院方领导告别。依旧是那个硕大的行李箱,只是拖着行李箱的人,看上去比来时更黑,也更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