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医学隔离点,这些医务人员这样过!

2021-12-29550

1214日,应上级要求,玉环发布紧急通知,组建突击队进驻集中隔离点。目前,玉环市人民医院共有11位医护人员正在隔离点日夜“奋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一线的他们是怎么度过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援鄂英雄再出征  成为团队主心骨

援鄂英雄陈利是玉环市人民医院感控管理科的一名工作人员。20201月,她成为玉环市驰援武汉的第一位医务人员,危难时义无反顾奔赴疫情前线。

111d846f7b33f743557474d19d0509e.jpg

1214日,她又一次冲锋在前,主动请缨入驻隔离点。与她同行的,还有心血管内科医生董文钦。

没有片刻停留,白天改造场地、培训人员、优化流程,晚上8时到次日清晨5时许,在风雨中坚守一夜,接待隔离人员、信息采集、安排入住……隔离点的第一天,陈利持续工作了近20多个小时。

感控工作是疫情防治的关键核心。肩负重任,陈利充分发挥武汉的实战经验,对全员培训防护服穿脱,规范医疗队核酸采样,对三区两通道、缓冲区物品配置、手消点位等重要环节一一把关,全程监控严把关,一发现问题或潜在隐患,她就一一记录及时反馈整改,建立起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硬核防护网。

工作能力强,认真负责任,在30人的专班团队中,陈利成了“主心骨”。她说:“我去过武汉,我更清楚防控细节,就更应该发挥作用!”


20分钟火速集结  8小时滴水未进

1218日,玉环再紧急增设隔离点,上午855分通知,要求915分到达集合点。

5de159d5df8c522553e3ab4119e0cb8.jpg

一声令下,短短20分钟,由我院感控管理科庄海珍,医生王丹红,护士曾丽青、林丹裕、林跃群、李昂鸿及徐伟红7人组成的医疗队火速集结,片刻不停地前往隔离点。她们多是前一刻还在医院上班,下一秒就奔赴到“前线”。

入驻当晚9点,医疗队穿上防护服进入隔离区,做好人员接收准备。10点开始,隔离人员分批到达,医疗队依次进行消杀、信息采集、测量体温、采集核酸等系列工作,一直忙碌到凌晨5点多。

不吃不喝,不上厕所,连夜“奋战”8个多小时。她们本可以在等待的间隙暂时撤离休息,但所有人不约而同选择在隔离区内继续等待,累了就在地上坐着,困了就躺地上歇会儿。

“物资虽不紧缺但珍贵,大家都舍不得浪费!”23岁的李昂鸿是医疗队中年纪最小的,但这已是她第二次上“前线”,她说,没有规定也不是强制,大家都是主动在隔离区内坚持,直到所有隔离人员妥善安置。

而第二天8时许,仅短暂休息2个小时,医疗队又继续投入到第二天的“战斗”,可谓巾帼不让须眉,这股舍身的拼命劲儿不禁让人泪目。


为不拖后腿早起  最晚离开求心安

神经外科护士蔡国芬与手术室护士罗晓在某隔离点需增派人员时,结对火速入驻。早在医院组建应急队时,她们二人就主动请缨,此时一声令下,毫不犹豫即刻前往。

38f0a25e710460034393f435659c7a7.jpg

罗晓和蔡国芬两人一组搭档,每天负责五个楼层人员的核酸采集、体温测量、健康问诊、垃圾打包等系列工作。

隔离区内每天的所有核酸必须在10点前送检,为保证能准时完成任务,蔡国芬与罗晓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提早1个小时进入隔离区。

“来不及就早点干,咱不能拖后腿!”蔡国芬说,决不能因为个人原因耽误了整体的工作进度。

而在另一隔离点,负责感控管理工作的庄海珍,则是为了全员的安全,每天最晚一个离开。

958011fd1bd1d3fc401fa9b455deb78.jpg

庄海珍是医院感控管理科副科长、感染科主任医师。早在2003年,她就曾在一线抗击“非典”,去年又作为第一批人员第一时间奔赴隔离病房。这一回,再一次无所畏惧选择“参战”。

每一个人、每一次操作、每一个细节,庄海珍都要尽收眼底。在没有休息日的隔离点,每一天,庄海珍都要盯着最后一个人规范的脱掉防护服,安全撤出隔离区,她才放心离开,常常都要等到晚上9点甚至10点。

“要是不看到最后,我这心都不安。”庄海珍说。

 

战疫仍在继续,但我们坚信,

这场旷世之战,我们必赢!我们必胜!

因为有你们,义无反顾,逆流而上,

用生命守护生命!让我们一同致敬,

平凡而伟大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