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康复早期介入 从“活下来”到“活得更好”
因脑干出血,并发房颤、肺栓塞
72岁的王大爷
被收住重症监护室
从卧床不起恢复到自由行走
他仅仅用了一个半月
恢复如此迅速得益于
康复医学科开展的早期介入
出院前
王大爷送来了锦旗
他激动地说
我的命是脑外医生救回来的
生活质量是康复医生给的
早期介入 抓住“黄金期”
2月初,因在家中突发昏迷,王大爷被家人送来我院。医生诊断其为“脑干出血”,紧急收住EICU,期间出现房颤、肺栓塞等棘手并发症。
【脑干出血CT图】
所幸,在医护人员全力救治和严密监护下,王大爷有惊无险地度过了重重难关。入院十天后,经综合评估,患者病情稳定,康复医学科就为其开展了系统性的康复治疗。
“在精准评估、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就可以考虑康复治疗了。”康复医学科主任高潮介绍,早期康复介入是指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学症状不再进展后48小时立即开始的床旁康复治疗。
早期康复介入具有加速患者苏醒、恢复意识;改善患者吞咽言语功能,减少误吸呛咳几率;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最大限度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家庭和社会负担等多项作用。
高潮主任强调,脑卒中发病后的2-3个月是康复治疗的“黄金期”,越早介入,功能恢复越好。
重症康复早期介入
康复治疗师具体做什么?
1.参与查房,深入了解患者病情,精准评估制定康复治疗综合方案。
2.运用肺康复手法改善患者胸廓活动度及呼吸深度,帮助提升患者肺功能,降低肺部感染风险。
3.言语吞咽治疗师吞咽评估,指导患者进行吞咽训练。
4.采用运动疗法,指导患者进行四肢肌力训练,预防肌肉萎缩。
5.辅助患者进行坐位训练、站立训练,提高患者体位适应能力。
入院28天后,经过早期康复介入治疗,王大爷的病情就大有起色,从一开始的肌力2级无法起身,到可以辅助坐位30分钟。此前误吸引起的吸入性肺炎也在综合治疗下有所改善,之后顺利拔除气管套管。
目前,他已经恢复站立行走功能,平安出院,生活质量大大改善。
“没想到这么短时间内能恢复到这么好,真是太感谢康复医生了。”回忆起刚入院时的情形,王大爷和家人表示十分惊喜与感激。
从“活下来”到“活得更好”
“患者出血位置位于脑干,容易出现运动功能障碍。”高潮说,患者能如此迅速恢复行走站立功能让医护人员惊喜,也证实了重症患者早期康复介入的必要性。
他说,康复治疗不单纯是机能训练,而是给患者再一次正常生活的权利。
重症患者在脱离生命危险后,身体条件处于极度虚弱状态。早期康复介入在很大程度上能避免严重后遗症的出现,让患者恢复自信与生活能力,早日重返家庭和社会,实现从“活下来”到“活得更好”的目标。
作为玉环市的临床康复诊疗中心,我院康复医学科将康复治疗前移,设有康复医学专科病房。
康复医师变被动为主动,依据患者制定个体化的综合康复治疗计划,开展早期介入。患者在疾病早期就能接受规范系统的康复诊疗,避免了患者来回奔波的不便,提高了疾病诊疗整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