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自查!“熊孩子”误吞玩具致胃穿孔,这个玩具,孩子都在玩

2022-04-18495

都说孩子静悄悄

必定在作妖

10岁的“熊孩子”小明

因腹痛来院就诊

医生检查后,父母才知道

孩子此前竟悄咪咪

吞了20颗磁力珠

已经导致胃穿孔

必须紧急手术治疗

 0412 误吞磁力珠1.jpg

体内仿佛有串“珍珠”!

小明今年10岁,在爸妈眼里,正是调皮捣蛋的年纪,常常玩出新花样。可没想到,前不久,孩子“作”了回大的。

“妈妈,我肚子痛。”事发傍晚,小明突然捂着肚子喊痛,脸色煞白,家长不敢耽误,赶紧送来医院急诊科。

05.jpg

起初,面对医生的询问,小明不敢坦白。结果CT检查下,孩子肚子里清清楚楚得有18颗珠子,已经粘连成串,仿佛吞了一串“珍珠”。

原来,那几天放假在家无聊,小明出于好奇,陆陆续续吃了好几次磁力珠。因为吞服后没有出现不适,他一直没告诉父母,直到医生检查发现才承认。

“CT检查不排除珠子重叠的可能,患者腹内至少有18颗以上珠子”,接诊的普外科二主治医师周方建回忆,孩子当时已出现胃壁穿孔及腹腔积液,必须紧急手术。

0412 误吞磁力珠3.jpg

术中,通过微创腹腔镜探查,医生在患者胃内陆续探查到20颗磁力珠。

其中在胃大弯后壁,发现有5颗磁力珠已经突破胃壁进入腹腔,不仅造成胃穿孔,还引发肠壁充血水肿。于是,在取出磁力珠后,又进行了胃穿孔修补术。

“磁力珠磁性很强,太用力分离,反而可能加重肠壁损伤。”整场手术耗时两个多小时,才顺利完成。

目前,经过近一周的治疗,小明已经康复出院。

医生提醒,家长们要意识到磁力珠等类似玩具的风险,尽量避免购买。在孩子在玩易吞下的小玩具时,请家长多加留意。一旦发现孩子有误吞倾向,要及时就医。 

小小磁力珠为何致命?

磁力珠又称百克球,可以组合变换各种造型,因其色彩鲜艳、可玩性高,在小朋友中很受欢迎。但实际上,磁力珠是适合14岁以上儿童以及成人玩耍的减压益智玩具。

对于低龄儿童来说,看似不起眼的小珠子存在不少隐患,其安全问题饱受诟病。像小明这样吞食磁力珠引发胃穿孔的意外时有发生。

 “一般儿童误吞异物,可以观察等待自行排出或通过胃镜取出,出现胃穿孔等情况就只能采取外科手术了。”周方建解释。

两颗以上的磁力珠在体内滞留时,因其珠子间的强大吸力,非常容易隔着胃肠壁粘连成串,造成胃肠道梗阻、胃肠壁损伤甚至穿孔。一旦穿孔未得到及时治疗,将引起弥漫性腹膜炎等危重症,导致休克危及性命。 

防范误吞小物件,家长可以做什么?

1.尽量选择一体合成玩具,玩可以拆分的玩具时,家长最好能全程陪同,并及时清点、妥善保管。

2.在日常生活时反复叮嘱,告诉孩子误吞小物件后必须告诉父母。

3.发现孩子吞食异物时,家长不能惊慌失措,乃至责骂孩子,避免孩子因紧张完全咽下异物。要镇定地与孩子沟通,尽量让孩子吐出来。

4.在不能确定具体吞食物品时,应禁饮禁食,及时就医,不要自行催吐,引发二次伤害。

5.如异物堵塞气道引发呼吸困难,要当机立断,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