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作战”,那些你不知道的幕后!

2022-05-16983

DSC06479.JPG

514日至15日,玉环市举行第二轮区域核酸检测,我院124名医务人员集体支援各街道村居,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任务。截止516凌晨1点,我院所承接的核酸检测标本亦在规定时间内出具结果,总计291980人次。二次“作战”,更快速、更高效、更便捷的背后是那些你所不知道的幕后。

DSC06233.JPG

限时5小时 全院总动员

此次区域核酸检测,我院主要负责支援玉城街道和大麦屿街道,共计外派124名核酸采集人员。

相较于第一次区域核酸检测,此次采集点更密集,采集开始时间提前,每个地方都限时5小时内完成所有人员采样。

在保障临床正常诊疗的前提下,全院总动员,除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行政后勤包含中层以上干部的医护人员全部上“前线”,义无反顾加入采样队伍。

“平时虽然管理科教,但我也是一名护士,能支援这次任务也是本职。”科教科主任林爱芳已经是第二次支援核酸采集工作了,第一轮区域核酸检测时就曾连续采样两天。

大麦屿街道要求620到达集合点, 护理部副主任胡春霞540就起床,提前10分钟达到集合点:“村民们都是赶早的,不能因为我们拖了后腿。”

时间紧,任务重,在海量的核酸采集任务前,没有职位之分,没有老少之别,大家都成了一名普通的抗疫“战士”,尽力而为,全力以赴。


DSC_4119.JPG

进村入厂 上班也不耽误

进小区、进街道,进村部、进工厂,此次核酸检测,我院124名核酸采集人员足迹分布各个街道、村落、工业区……

外马的张阿姨早上730分来到岭脚工业区上班,一进工业区便远远望见了厂房对面设置的核酸采集点,医护人员已早早就位。

“顺路做了个核酸,还是在厂门口,一点都不耽误上班。”张阿姨直言,第一次就近的采集点在村部,向厂里请假去做核酸,排队还费了许多时间,这次就省了不少麻烦。

汪女士是位全职妈妈,在家主要照顾宝宝,家距离就近的采集点不到300米的距离,她推着婴儿车,步行约3分钟就到了采集点:“上次因为带小孩错过了采集时间,还跑到医院,这次一点都不用担心,方便多了。”

“要求730分准时开采,我们基本是自己开车找点位,7点前就到了。”呼吸内科医生张叶辉告诉,采集点多又分散,很多地方都不认识,大家基本都是早早起床,跟着导航先找准采集点。

医护人员跑,市民不用跑,设在家门口厂门口的采集点,大大提高了核酸采集效率,为市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