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调脾胃却“吃”出肝损伤
2022-05-17 丨 412 丨
33岁的熊女士常觉得自个消化差,听人介绍后在外地诊所配制了丸剂,打算调理脾胃。没想到,坚持服用了半个多月后,不仅脾胃功能没见好,还“伤了肝”。
日前,因出现感冒流涕症状,熊女士在我院发热门诊就诊。结果在抽血检查时,医生发现,她的转氨酶竟有2000多,考虑有肝功能损伤,紧急联系了消化内科医生。
结合此前的服药情况,接诊的消化内科医师金俊恺诊断熊女士是药物性肝损伤,随即安排收治入院,进行护肝对症治疗。
“我们常说,是药三分毒,肝脏是人体药物聚集、转化、代谢最重要的器官,容易收到药物损害。”金俊恺解释,药物基本都有一定毒性,用药不当会造成不良反应,可能引发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发生过程比较复杂,与药物本身、其代谢产物和用药者的免疫系统有关。轻微的药物性肝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只能通过检查发现,较为严重的急性药物性肝损,可能出现低热、厌食、恶心、呕吐、右上腹疼痛、黄疸、深色尿,过敏性症状如皮疹伴瘙痒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可能会进展为急性肝衰竭,肝性脑病,甚至死亡。
“我也没发现哪里不对,听医生解释后才知道事情严重了。”熊女士说,自己这回也算是“误打误撞”,及时得到了治疗。在护肝治疗九天后,肝功能恢复正常,目前,她已平安出院。
医生在此提醒市民,一定要在正规医疗机构,经有处方资格的医生诊断后,凭医生处方购买并正确使用药品。请勿依据熟人或互联网推荐而随意购买和使用药品,中药和保健品也是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