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肝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探索慢病医防融合管理有效模式
进一步探索县域医共体背景下中西医结合慢病管理的有效模式,提升慢病管理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加强慢性病的预防、诊疗、康复的一体化管理,提升县域中医药服务能力,9月16日至17日,由玉环市人民医院主办的省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县域医共体肝病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实践和应用》在医院学术报告厅举行,玉环市内外100余位学者齐聚一堂,共享一场知识盛宴。
“联合检测血清学指标,结合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肝癌的早筛、早诊、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两阶段阶梯式肝癌筛查策略,是慢性乙肝全程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推手。”“基层全科医生是慢病管理的主力军,县级综合性医院全科应该成为慢病管理的技术指导中心!”“为提升县域中医药服务能力,玉环解法主要从五方面入手,分别是聚焦内涵建设,打造品牌效应;聚焦学科建设,打造医学高峰;聚焦队伍建设,打造领军人才;聚焦素质建设,打造文化阵地;聚焦组织建设,打造发展蓝图。”“医疗信息化建设为慢病提供管理平台,可以通过大数据预测乙肝流行趋势,评价干预效果,医共体建设能够助推慢病现场防控,为乙肝患者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真正实现乙肝的可防可控……”
此次学习班邀请了全国知名卫生管理专家和中医专家亲临现场授课,围绕肝病中西医结合疗法,从政策实施、防控体系建设、管理筛查、数据质控、中西医治疗经验等多方面,分享交流中西医结合慢病医防融合领域的学术意见、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传达国家最新管理模式信息和学术意见。
浙江省医疗服务管理评价中心质量评价科副科长陈巧莉:《做好数据质控 助力医院发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阮冰:《慢性乙肝全程管理的重要推手---肝癌阶梯式动态筛查》
玉环市卫健局党工委委员罗永松:《强基创优 中西并重 提升县域中医药服务能力的玉环解法》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县域慢病健康管理分会主委、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共同集团院长董寅:《医共体背景下的慢性肝病综合防控体系思考》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病科/感染性疾病科主任茹清静:论中药“药毒”与药物性肝损伤》
浙江大学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潘小平:《脂肪肝中西医结合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转化医学实验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医学博士施可庆:《慢性肝病中的机械信号传导研究》
台州市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天台县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陈平:《慢病防治之我见》
台州市中医院二级主任中医师、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李伟林:《肝癌的中医药治疗体会》
仙居县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陈小莉:《胆汁淤积中西医诊疗进展》
同时,玉环市人民医院本院的主任专家们也依次上台授课,一同探讨脂肪肝、丙肝、药物肝损害等肝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意见。
感染科主任巫天贤:《抗结核药物肝损伤的防治策略》
神经外科、康复科副主任高潮:《脂肪肝的运动康复疗法》
玉环市名中医、主任中医师黄陈招:《经方治疗脂肪肝》
玉环市名中医、副主任中医师黄亚丽:《针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
感染科副主任医师曾台文:《从指南看丙肝治疗的发展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病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杀手,它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病变隐匿、并发症多、致残性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成为社会沉重的负担。此次继教班,通过专家授课,汇集近年来整合型医疗的国内外最新进展和慢病防控创新融合的具体做法,传播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对县域医共体的防控以及重大慢病创新融合管理体系建设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和推广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加强慢病管理意识,促进预防、干预、治疗的有机结合,造福百姓,助力实现健康玉环乃至健康浙江与健康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