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个喷嚏也能骨折?这个病很多人都有
2023年10月20日是第20个世界骨质疏松日,今年的主题是“打造更好的骨骼”。为提高大家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护航骨骼健康,10月20日上午,玉环市人民医院在玉环城南社区文化礼堂开展“健康加骨骼 生活添活力”主题义诊沙龙活动。由骨科、ICU、影像科医护人员组成的义诊团队,为社区市民提供义诊咨询、健康讲座、免费双能骨质疏松检查等多样化贴心服务,送上“家门口”的健康盛宴,赢得了一致好评。
骨质疏松是病,不是正常的老化,它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今天,我们就跟着骨科医生李斌,一同深刻认识下骨质疏松。
它是沉默的杀手!
什么是骨质疏松?李斌介绍,骨质疏松是一组以骨量减少或(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导致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正常人的骨头是很坚硬的,而骨质疏松的骨头就像蜂窝煤一般,里面都是空空的,一碰就碎。并且骨质疏松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因而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骨质流失从30岁开始!
更年期女性,年龄>50岁,体力活动少、阳光照射不足、吸烟、过量饮酒或咖啡、重盐饮食以及具有骨质疏松家族史,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李斌强调,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是老年病,只有老年人才会得,但事实上,骨质的流失是无声无息的,30岁就开始了。30-35岁骨量开始流失,36-49岁缓慢减少,50-69岁迅速减少,70岁以上持续减少。所以建议大家30岁之后,就开始重视骨骼健康,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了。
打个喷嚏就可能骨折!
骨质疏松的主要症状有疼痛、身高缩短、驼背和骨折。其中,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常见的部位包括髋部、胸腰椎、桡骨远端及肱骨近端。骨质疏松严重,若不及时治疗,通常可能在弯腰、负重、下楼梯、打喷嚏、跌倒、挤压等情况下,都可能引起骨质疏松性骨折,且致残率高,一旦发生,就让人措手不及。如果怀疑自己得了骨质疏松,可以去医院进行骨影像学检查和骨密度检测。
注射“骨水泥”疗效显著!
骨质疏松引发胸腰椎的骨折,正是许多老人家突然出现急性腰背痛的真正“元凶”。老年人骨折后长期卧床不起,不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还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肌肉萎缩肺或泌尿系感染,因此,及时手术恢复行走至关重要。
治疗骨质疏松所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手术方式。它无需开刀,只要在局麻下进行,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经皮穿刺到病变椎体后,向其内注射凝固材料“骨水泥”,撑起椎体恢复高度和硬度,达到解除疼痛,早日活动的目的。
玉环市人民医院骨科团队自2016年便开展经皮椎体成形术。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一般患者术后三至四个小时即可下地。
预防是最好的治疗!
李斌强调,骨质疏松可防可治,预防是最好的治疗,日常要做好以下几点:
1.晒太阳。每天接受充分的阳光照射,时间在10:00~14:00之间较为理想,露出头面部及双上肢,照射时间为15~30分钟,每周3次以上;
2.科学运动。每天运动半小时左右,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适当选择散步、快走、慢跑、游泳等;
3.合理膳食。摄入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例如牛奶、虾皮、青菜、豆制品、坚果、动物肝脏、鱼、蛋黄等。限制芦笋、菠菜等含草酸食物,以免影响钙的吸收,另外勿过量饮用咖啡及碳酸饮料;
4.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成人每日钙摄入推荐剂量为800mg,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量为 1000 mg;补钙的同时记得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成人推荐剂量为每天600IU/d,70岁以上老人推荐剂量为800IU/d。
5.定期体检。骨量早筛查,骨折早预防。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检测和了解自身骨密度,及时发现骨密度的改变,尽快到医院找专业骨科医师就诊评估,规范用药,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