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2天就医,竟是乙肝变肝癌,这类人要注意!
右上腹疼痛两日,本以为是肠胃不适,谁料到医院一查,竟然是“肝癌”!
腹痛2日 一查是肝癌
日前,50岁的张先生(化名)因为腹痛来到玉环市人民医院就诊,经CT检查,发现肝脏上有一直径长达4.5厘米的肿瘤占位。医生判断是“肝癌”,因为肿瘤压迫,这才引起了腹部疼痛。
当听闻“肝癌”二字,张先生久久缓不过神来。不幸中的万幸,医生全面检查,未发现其它部位的转移灶。
最终,张先生入住外二科,外二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林苗带领团队为其实行“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确实为“肝癌”。
目前,张先生正住院接受后续治疗,病情已得到控制。但是,让他想不通的是,自己平时身体还算硬朗,这肝癌是怎么找上门的?为什么平时都没有任何症状?
乙肝不治 喝酒酿大祸
原来,张先生其实是一名慢性乙肝患者,发现至今已有30年,一直未接受治疗。而日常他又甚爱喝酒,常常约上三五好友小聚,有时候自己一个人,一次就能喝上一箱啤酒。
酒的主要成分乙醇能损害肝细胞,它的分解主要在肝脏中进行,会加重乙肝患者的肝脏负担。张先生得了乙肝未引起重视,日常又总是喝酒,这也是导致肝癌的主要诱因。
肝脏没有痛觉神经,是一个沉默的器官,即便发生了肝炎、肝硬化或者肝癌,很多患者自己都感觉并不明显,往往通过医院检查才发现问题,直到病情严重时才表现出相应的症状。
临床上,慢性乙肝是肝癌的最主要原因,此外,酗酒、肥胖、糖尿病、食用霉变食物和某些代谢性遗传疾病,都是诱发肝癌的危险因素。
重视早期筛查 早防早治
玉环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曾台文指出,乙肝(HBV)病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巨大的。而乙肝进展为肝癌经过以下四个阶段:“乙肝-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母婴传播、血液传播、体液传播。
目前随着医学的进步,部分慢性乙肝可以达到临床治愈,通过积极抗病毒治疗和定期随访,大多数患者可以延缓病情进展。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该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
★对于血清HBV-DNA阳性者,无论ALT水平高低,只要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建议抗病毒治疗:①有乙型肝炎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②年龄>30岁;③无创指标或肝组织学检查,提示肝脏存在明显炎症(G≥2)或纤维化(F≥2);④HBV相关肝外表现(如HB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等)。
★临床确诊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无论其ALT和HBV-DNA水平及乙肝e抗原阳性与否,均建议抗病毒治疗。
对于肝癌的筛查和预防,曾台文补充,一定要加强自我管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日常做到以下几点:
①定期管理。肝癌的常规筛查项目包括腹部B超和血清甲胎蛋白(AFP)。一般人应常规体检1年1次,患有肝炎、肝硬化、脂肪肝或有家族史的人,应每半年至一年,复查一次肝功能、腹部B超、肝纤维化、乙肝病毒定量等项目,一旦出现异常,及时治疗。
②注射乙肝疫苗。注射乙肝疫苗是预防肝癌的重要措施,实践证实,乙肝疫苗对预防肝炎效果显著。
③不吃发霉的食物。发霉、变质、腐烂的食物中含有黄曲霉素,是一种非常强的致癌物。食物一旦发霉就应立即丢掉,特别是花生、红薯、甘蔗等。
④ 平稳情绪,适当锻炼。日常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并根据自身状况适当锻炼,使自身免疫力逐步增强,对机体和肝脏能起到保护作用。
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尽量不吃烟熏、腌制食物,以减少亚硝胺摄入;戒烟戒酒,过量饮酒易导致酒精性肝炎,降低免疫功能,损害肝脏的解毒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