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加感染!戴口罩!戴口罩!

2023-11-27574

反复发热、咳嗽、精神疲软、呕吐

是近期儿科门诊里的高频词

以甲流、支原体肺炎为主的

呼吸道感染疾病

成了家长的心腹大患

更让人焦虑的是

还有叠加感染的情况

……

0101.jpg0606.jpg

11月24日上午,在我院儿科门诊,即使所有诊间都有医生坐诊,排队候诊的家长和孩子依旧坐满了候诊厅。

0202.jpg

当天坐诊的儿科副主任柯友建介绍,“最近门诊量有明显增加,其中流感、支原体肺炎占了一大半。”柯友建提醒,对待流感,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必要时可以接种流感疫苗预防。

0505.jpg

儿科病区也是同样的忙碌,处于常态化加床的阶段。儿科护士长江斐介绍,当天共有11位小患者将办理出院,但有近40位小患者等待办理住院。

0404.jpg

“检查结果都挺好的,坚持完成疗程,明天就能出院了。”儿科副主任医师张林桃正在为三岁的小患者依依(化名)查房,依依的情况比较特殊,因高烧住院,来院时查出叠加感染了甲流、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

张林桃介绍,今年是支原体肺炎感染的大年,3月以来,支原体肺炎患者一直较多。而在11月中旬开始,感染甲流的小患者多了起来,叠加感染的情况也有出现。

冬春季是流感高发期,除了孩子是易感人群,成人呼吸道疾病“中招”也不少,儿科、内科门诊全力以赴解决患者之需,自11月24日晚起,内科还增设夜门诊(18:00-21:30)。

专家支招

1.区分普通感冒、流感、支原体感染

普通感冒

主要症状为鼻塞、流鼻涕、喉咙痛以及咳嗽。不发热或低热,全身症状如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较为轻微。

病程一般较短2-4天,不会超过2周。

流感(甲流、乙流等)

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喉咙痛、流鼻涕、肌肉疼痛和头痛等。发热通常较高(>39℃),伴有畏寒、寒战、全身肌肉酸痛和乏力等。

病程通常为1~2周。

支原体感染

症状与大多数呼吸道疾病相似,也以发热、咳嗽等为主要症状,但一般咳嗽比较剧烈,甚至影响到吃饭和睡眠。退烧后,咳嗽还可能继续1到2周。

2.为什么会叠加感染?

免疫力低下、受损群体容易发生叠加感染,初期感染病原体没有得到及时正规的治疗,导致病情加重,也有可能出现叠加感染。

因此,正确治疗、尽快康复是预防叠加感染的重要手段。

据了解,支原体感染、甲流易产生叠加感染,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人鼻病毒之间,以及与其他病原体之间也容易发生叠加感染,其中两种病毒叠加感染及病毒和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叠加感染的情况更为常见。

3.如何做好日常防护?

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

无论是流感病毒还是肺炎支原体,都是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的,在日常防护上,要注意外出佩戴口罩、减少聚集、保持勤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多通风、避免交叉感染

平时注意室内通风,尤其是学校、幼儿园等场所。当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时,应居家休息观察,不建议带病上学、上班;前往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需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0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