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22岁小伙心包填塞,命悬一线.......
“心脏受压出血,心包填塞!”
“快,马上心包穿刺!!!”
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营救上演……
命悬一线:小伙心脏受重伤
11月29日晚上7时许,伴随着紧急的鸣笛声,一辆救护车匆匆驶入玉环市人民医院,年仅22岁的陈力(化名)被紧急送入急诊室。因为在工地干活时不慎被重物挤压胸部,陈力瞬间倒地,神志不清。
入院时,只见其全身湿冷,心率高达140次/分,血压却仅为70/40mmhg,颈动脉和桡动脉搏动微弱!
气管插管、开通深静脉通路、大量升压药维持……急诊科值班医生陈时强与团队争分夺秒全力抢救,胸外科主任林苗与主治医师李强强二人火速到位,检查发现“心包积血,凝血功能异常”,是极其凶险的“急性心包填塞”。
人体的心脏外有两层薄膜,分为脏层和壁层,两层之间形成心包腔。正常心包腔内存在少量液体,一般不超过15毫升,能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心包填塞则是指患者存在大量心包积液,对心脏的舒张造成影响,导致患者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心音遥远,心搏出量明显降低,患者可能会出现血流动力学紊乱,严重者会出现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急性危险性疾病。
争分夺秒:紧急心包穿刺引流
“快,马上心包穿刺!”治疗急性心包填塞最主要的处理方式就是行紧急的心包穿刺引流术,减少心包腔内的多余液体,以恢复心脏的正常搏动。
一场惊心动魄的“救心行动”上演!急诊团队快速为陈力输注血浆和纤维蛋白原,纠正凝血功能,为穿刺做足准备。同一时间,超声科主任黄德益和主任医师李芳也连夜从家中赶来。
心包穿刺引流术风险性高,是一项极其考验医疗技术和团队协作的急救技术,穿刺部位、力度、深度极其讲究,稍有不慎便可能伤及重要脏器危及生命。
伴随着此起彼伏的警报声,多学科团队护航,李芳手持穿刺针,在超声引导下精准定位,一气呵成直达心包腔,顺利留置引流管。
随着鲜红的血性液不断从心包引流管涌入引流袋时,陈力的心率逐渐下降至70次/分,血压也随之上升。
致命的首要危急成功解除,在场的医务人员不禁长舒了一口气。
转危为安:多科协作成功救命
然而,与死神的生死较量还未停止!如果心包穿刺的引流液不停增加,心脏出血不止,就需要手术修补心脏,短时间内大量引流出血还可能引发急性心衰。
急诊医护团队精心照护的同时,林苗主任和李强强二人也整夜在院守候,随时待命手术。
万幸,当晚引流出65毫升血性液后,不再有新鲜血液引出,陈力的生命体征持续平稳。
12月1日,拔除气管插管后,陈力醒了过来,随后成功拔除心包穿刺引流管,转入外科普通病房进行后续治疗。目前情况稳定,不久便可以出院。
对于事发的经过,陈力已经完全想不起来。他也全然不知,在他命悬一线之际,有那么一群人,冒着层层风险,乘风破浪、披荆斩棘,这才从死神手中抢回了年轻的生命!为深夜奔赴、火速救心的他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