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麻、手疼、手无力,不一定是颈椎病,警惕“鼠标手”!
手臂连着手指,总是麻木疼痛,常常半夜被麻醒?小心,这极有可能是“腕管综合征”!若不及时治疗,最终可能导致手部肌肉萎缩无力,甚至连筷子都拿不起来……
手麻木疼痛睡不好觉
张先生今年37岁,在工厂从事机械加工工作。半年前开始,他的双手出现了麻、胀、痛的异样感,症状一天比一天严重,常常半夜被麻醒。特别是右手,渐渐发展到无法工作,就连拿筷子都困难的地步。
一直以为是颈椎出了问题,可日前,张先生来到玉环市人民医院就诊,脊柱手足外科主任刘泉涌全面检查后确认,困扰张先生多年的病是“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俗称“鼠标手”,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处卡压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主要表现为拇指、食指以及中指有明显的疼痛、无力、麻木、拿物不稳等症状,特别是夜间手指麻醒者多见。
经过肌电图监测,张先生的右正中神经重度损伤,需要尽快手术解除压迫,若置之不理,有肌肉萎缩、劳动力丧失等风险。听闻后果的严重性,张先生立即住进了脊柱手足外科。
两个“小洞”快速解除危机
“腕管综合征”的传统手术治疗,需要在手部切开一个长约8厘米的口子,再切开腕管松解受压迫的正中神经,手术创伤大,恢复期长,术后疤痕明显。
而全面考量张先生的情况,脊柱手足外科团队决定为张先生实行新式的微创手术——“内窥镜下腕管松解术”,仅需两个1厘米不到的小切口,置入内窥镜进行手术操作即可。
【传统手术大切口】
【微创手术只需两个“小洞”】
手术全程仅用时12分钟,两个“小洞”就彻底解放了卡压的正中神经。术后,张先生恢复良好,当晚一觉到天亮。第三日,便平安出院。
预防关键在于正确用手
“从事和手部反复活动有关职业的人,如家庭妇女、从事手工工作的工人、经常用电脑的人、老师等人群非常容易被这种疾病盯上。”
刘泉涌主任介绍,导致腕管综合征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手腕受伤、手部姿势不正确、长时间重复性动作、肥胖、关节炎等。在现代社会,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和长时间使用,手部过度使用也成为腕管综合征的高发因素之一。
而预防腕管综合征的关键在于正确使用手部,避免长时间重复性动作,保持手部姿势良好,适时休息和放松手部肌肉。
对于需要长时间使用电脑或手机的人群,可以通过调整坐姿、使用合适的键盘和鼠标等方式减少手部受力。一旦出现腕管综合征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