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较量!七旬大爷突发肺栓塞休克,医院介入团队力挽狂澜救一命!
7月4日上午,
73岁的肖大爷(化名)早饭后遛弯,
突发呼吸困难、面色苍白,
送入院时,人已休克!
竟是要命的急性肺栓塞!
情况凶险,刻不容缓!
介入团队紧急取栓
从“死神”手中抢回一线生机!
【急诊抢救大厅监控画面】
“患者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再结合心电图改变,很可能是肺栓塞!”事发时,正在抢救现场的党委书记陈增瑞当机立断,立即安排肺动脉CTA检查。
检查结果提示,肺动脉主干闭塞。
当务之急就是取栓开通血管,恢复血流。
接到通知的导管室随即响应开启,放射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郑胜更是联系借用了目前台州市仅有两台的血栓抽吸装置之一。他与副主任医师苏维杰联合开展肺动脉造影抽栓手术。
通过导丝导引,血管鞘与血栓抽吸导管由右股静脉经心脏进入肺动脉,在DSA下,利用肺动脉血栓抽吸装置反复抽吸栓子,效果立竿见影。
【术前闭塞的肺动脉】
【术后肺动脉血流恢复】
原先完全闭塞的左肺动脉在抽栓后,明显恢复血流。患者呼吸困难症状迅速缓解,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水平。
【术中取出的部分血栓】
相较于溶栓与传统外科手术等治疗手段,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起效快等优势。
更为重要的是,介入治疗可以同时进行肺动脉造影、导管内碎栓、取栓和溶栓,并放置下腔静脉过滤器以防止再发肺栓塞。“一站式”治疗提高了临床疗效,减少了二次手术几率,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与负担。
“一开始根本喘不上气,胸闷憋气,难受得很,手术后,整个气都感觉顺了。”经过在ICU一天的治疗观察,肖大爷各项体征平稳良好。今天下午,他已平安转入普通病房。
急诊科主任黄锡通介绍,肺栓塞是指肺部大血管或分支被各种栓子阻塞的一组疾病,大多数(大于 95%)是由下肢的静脉血栓松动、脱落并移动到肺部的血管引发的急症。
肺栓塞发病急、死亡率高,是仅次于心梗、脑梗的第三大心血管疾病,可引起致命的急性右心功能衰竭、休克甚至死亡。
肺栓塞为何如此要命?
肺动脉负责将血液由心脏运送到肺脏,在肺内完成气体交换,摄取足够的氧气并流回心脏。当肺动脉被栓子阻塞,血液就不能获得足够氧气,导致身体组织缺氧,出现相应症状,重者就会出现休克甚至猝死。
肺栓塞的常见症状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症状出现都比较突然,主要为胸闷、气喘、呼吸困难,吸气或用力时胸部出现刀割样锐痛,咳嗽或咯血,心跳过快等。
许多患者都和肖大爷一样,在事发前没有明显不适,因此,肺栓塞也被称为“沉默杀手”。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务必第一时间就医,做进一步明确及处理,避免延误救治。
五招防治肺栓塞
肺栓塞以血栓最常见,大多由下肢血液循环差形成的血凝块掉落移动至肺部。防治肺栓塞主要从改善血液循环入手。
1. 减少久坐久站,多运动。站立或静坐超过1小时,可以适当活动15分钟。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人,如孕妇、高龄老人等尽量避免长途旅行。
2. 不穿过紧的衣服裤子,避免血液循环不畅。
3.戒烟限酒多饮水,减少胆固醇摄入,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
4.有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避免挤压下肢,不能自行按摩、热敷,如感觉小腿胀痛,应及时就医。
5.肺栓塞的复发率较高,患者出院后应定期随诊复查,着重关注凝血功能,如有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