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怀文:勇闯“生命禁区” 守护“最强大脑”

2024-09-1654

1726468656677.jpg

曾怀文,玉环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玉环市名医及名医工作室领衔人。从医32年,在神经外科领域不断突破“生命禁区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勇攀医学高峰,用爱与责任守护“最强大脑”为无数患者带来了希望和新生。日前被评为医院“大医˙精术奖”。

大脑是人体的神经系统中枢,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控制着我们的思考、感觉和行为,曾一度被医学界称为“生命的禁区”。如何不断探索未知并突破“生命禁区”,不负患者的性命相托,是神经外科主任曾怀文从医32年一直践行的初心和使命。

殚精竭虑,领航学科新征程

上世纪80年代起,曾怀文大学毕业来到玉环市人民医院,开启了神经外科业务的征程。他从开放性颅脑损伤清创术、颅内血肿钻颅探查及血肿清除术等起步,一路砥砺前行,不断提升学科技术水平。

曾怀文 (2).jpg

1998年医院成立神经外科学组,五年后建立病区,曾怀文挑起神经外科主任的重任。在他的带领下,科室一路披荆斩棘,先后率先在玉环开展了各部位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血肿清除、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小脑血肿清除术、大面积脑梗塞去骨瓣减压术、脑积水侧脑室-腹腔分流术、腰大池置管引流术,以及显微手术夹闭治疗破裂脑动脉瘤,脑膜瘤、脑胶质瘤、脑动静脉畸形血管、椎管内肿瘤切除术,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扎实。

40岁的老林因车祸导致严重的颅脑损伤、昏迷,被紧急送进了医院。头颅CT显示,老林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颞额顶部巨大硬膜外血肿伴脑疝形成。家属心急如焚,满脸绝望。曾怀文主任迅速组织团队进行抢救,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在手术过程中,曾主任全神贯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经过五个多小时的紧张奋战,手术终于成功了。

DSC02341.JPG

在充满挑战的“生命禁区”勇敢“动刀”,如同在刀尖上跳舞。在学术道路上,他主持了 6 项厅局级课题,发表了10多篇医学论文,还牵头主办多项省市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凭借着卓越的成就,他先后荣获台州市自然科学学术奖、玉环市医学学科科技创新奖新技术一、二等奖等多项奖项,两次夺得医院 “正裕医学奖” 医疗技术进步奖,并成为温州医科大学兼职教授。

勇闯禁区雕琢医术攀高峰

在曾怀文的观念里,一名优秀的医生必须不断学习,才能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对于神经外科医生而言更是如此。为此,他曾在温州、杭州、北京进修学习,在他的努力推动下,神经外科从传统科室迅速朝着显微神经外科、介入神经外科大步迈进。

2018年,医院添置了DSA设备,神经外科如装上了强劲的引擎般,技术水平飞速提升。曾怀文带领团队率先陆续开展多项先进技术,脑血管造影、DSA 下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破裂脑动脉瘤、急性脑梗塞大血管闭塞的救治,以及神经内镜下经蝶脑垂体瘤切除术等纷纷亮相。

神经外科介入手术.jpg

56 岁的老苏(化名),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发剧烈头痛,还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没过多久,他便意识不清了。这可把老苏的家人们吓坏了,他们惊慌失措,急忙将老苏送往我院,急诊头颅血管 CT 检查显示:老苏患上了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且右侧后交通动脉瘤。更为罕见的是,他的左侧颈动脉已经完全闭塞,此时全靠右侧颈动脉独自肩负起向整个大脑供血的重任。而如今,老苏右侧的动脉瘤破裂出血,情况十分危急。倘若处理不当,老苏的大脑极有可能完全失去血供,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如此凶险的情况,曾怀文主任当机立断,立即对老苏进行 DSA 介入下动脉瘤栓塞术治疗。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医生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这场与死神的激烈较量中。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苦奋战,他们终于成功地将老苏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

颅内动脉瘤就像一颗无声无息的 “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便会引发脑出血,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对病人而言,时间就是生命。这无疑极大地考验着医生的胆量、智慧、学识和体力。32 年来,曾怀文主任实施了数千台脑部手术,一次又一次地将病情危重的患者从“死神”的虎口中抢回来。

敬畏生命,爱与责任创奇迹

曾怀文不仅以精湛的医术救治着患者,更用一颗温暖的心给予他们关怀与希望。

0c1bfe6c587908b85017f1932fad244.jpg

72岁的老陈(化名)患有脑动脉瘤。由于患者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手术风险极高。家属们犹豫不决,不知该如何抉择。曾怀文主任详细地向家属们解释了病情和手术的必要性,同时也坦诚地说明了手术风险。他用专业的知识和真诚的态度赢得了家属的信任。最终,家属决定让患者接受手术。

手术前,曾主任带领团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手术中,他凭借着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成功地为患者夹闭了脑动脉瘤。术后,曾主任时刻关注着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在他的精心照料下,患者顺利度过了危险期,逐渐康复。

神经外科 (2).png

神经外科收治的多是脑血管病、神经肿瘤等疾病患者,这些病人发病急、变化快,严重脑出血患者致死率和致残率都极高。一个患者的背后就是一个家庭,曾怀文主任每每看到那些因疾病而致残的患者的不幸遭遇,心中便十分痛心。

曾怀文主任感慨地说:“虽然医学不能包治百病,但是医生比家属更迫切地希望病人好起来。” 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的仁心和大爱,成为了患者心中当之无愧的生命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