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县人民医院医疗服务“阳光用药工程”实施方案

2012-07-065267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管理,规范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更好地维护患者就医的合法权益,根据《浙江省卫生系统医疗服务“阳光用药工程”实施方案》(浙卫发[2012]27号)、《台州市卫生系统医疗服务阳光用药工程实施方案》(台卫发[2012]45号)和《玉环县卫生系统深入推进“阳光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玉卫[2012]87号)通知的精神,逐步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医疗服务阳光公开”运行体系,实施“保障质量、改善服务、公开透明、提高效能”为主题的“医疗服务阳光用药工程”,确保工程有序高效的开展,经研究,特制定《医疗服务“阳光用药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十七届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等活动,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以病人为中心,逐步建立和完善更加公开透明的医疗服务用药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医疗服务阳光用药工程”,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有效预防和遏制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行为,增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透明度和服务效能,提高科学合理用药水平,使我院药品采购规范透明,临床用药服务实现“三知道”,药品使用总量和结构合理,患者医药费用负担有效控制,不断提升患者和社会对我院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三、实施内容
    1. 成立医疗服务“阳光用药工程”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龚时贤
    副组长:陈增瑞、杨善浦
    成  员:张宝杭、周朝阳、陈永寿、王建洪、林  华、潘晓俊、许益汉、阮宏标、缪金透、陈力俭、林黎明。
   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周朝阳同志兼任。
    2.强化临床用药管理,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明确职责,并与考核相结合。加强药品使用合理化,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及管理方案》、《药品和抗生素使用比例控制管理和奖惩制度》和《处文点评管理制度》的落实,鼓励使用“国标”和“省标”药品,提高国家和省定的基本药物目录品种使用金额比例≥25%;降低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50%;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比例<28%。
    3.规范药品采购。通过浙江省药械采购平台采购,制订《阳光采购药品确实施方案》和药品采购制度。建立采购备案制度,将采购使用情况定期公布,接受监督。
    4.提供用药服务。加强医师或药师对患者所用药品的相关知识宣教,明确临床医师和药品调剂人员的职责,主动向患者告知所用药品的作用、用法和注意事项。
    5.落实临床用药综合管理措施。建立“阳光用药工程”相关监测指标体系,进行动态分析报表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督促解决,引导医务人员科学合理用药。加强对临床药物尤其是抗菌药物使用的分类管理。在信息系统中设置临床合理用药的预警程序,做到有效预警、实时监管。
    6.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开展全处方点评工作。定期不定期开展一次全处方点评,对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和医嘱进行剖析,引导医务人员科学合理用药。
    7.控制医药费增长。严格限制大处方和搭配用药,2012年实现均次门诊费用和均次住院住院费用零增长,有效降低患者医药费用的负担。
    8.健全多方监管机制。建立和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接受媒体、群众对医疗服务“阳光用药”的监督。严肃处理乱收费,不合理用药和医生诱导患者到指定药店购买贵重或辅助药品的投诉举报,同时严肃查处药品采购和药品使用中的违法违纪行为。   
  四、实施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实施“阳光用药工程”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工作,落实医改重点任务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载体,是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各科室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加强组织领导,科主任作为第一负责人,要狠抓各项工作内容和措施的落实,不断改进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
    (二)结合实际,突出重点。
    各科室要按照“阳光用药工程”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认真制定本科室的实施细则和具体措施,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扎实贯彻落实。同时,要把该项工作与完善医院内部管理和建立科室用药监管长效机制紧密结合起来,使之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三)加强督导,确保实效。
    领导小组将加强督导检查,及时收集和分析反映医疗质量、医院效率和合理用药的数据信息,客观全面地评价医院工作。同时,要求及时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并促进医院的良性竞争。通过实施“阳光用药工程”,引导医院切实加强内涵建设,改进内部管理,提高运行效率,增强自我发展、持续发展的能力,有效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