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老太胆囊内摘出两“鸽子蛋”

2015-10-22702
普外科开展微创保胆取石,让病人不做无胆英雄
 
   “肚子痛了20来年,手术做了,没想到身体恢复得这样快,手术很神奇。”80岁的陈阿婆胆囊结石,在我院普外科行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手术,摘出两个“鸽子蛋”,术后很快就能下床活动,让老人称奇。
    医生说,保胆取石是治疗胆囊结石的一种新方法。人体的胆囊位于肝脏下面,正常胆囊长约8~12厘米,老太太胆囊内这么大的胆结石很少见,估计已疯长了十几年。
 
腹痛20年久拖不治
 
    陈阿婆今年80岁,家庭幸福。说起自己的结石,老人的记忆回到了数年前。她说,大约20年前隐隐约约会觉得肚子痛,但忍忍就过去了,所以没往心里去。
    今年7月,陈阿婆腹部胀痛突然加剧,疼得她直不起腰,儿女立即带她到我院检查,B超显示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道感染严重,医生建议她手术切除胆囊。
    想到手术会造成很大创伤,陈阿婆迟迟下不了决心。外一科主任张宝杭告诉她,可以做腹腔镜下微创取石手术,仅在腹部打几个手指粗细的小孔,不开刀,效果非常好。不过,得先控制胆道感染。
    张主任说,结石久拖不治会导致患者经常疼痛难忍,结石长期刺激胆囊内壁会导致胆囊长期发炎、溃烂,甚至癌性病变等,而且结石由小拖到大会增加治疗难度,且花费更多。
 
胆囊内摘出两个“鸽子蛋”
 
    陈阿婆听从了医生的建议,张主任联系B超室的李芳副主任医师,为老人做胆囊穿刺引流,慢慢地老人的感染得到确了控制。
    十月中旬,老人觉得自己身体硬朗了起来,满怀希望地再次来到我院。10月14日张宝杭主任为她做了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
    术中,张主任发现老人胆囊肿大,胆囊内结石,附近组织粘连厉害,经过一番粘连分解,最后通过腹腔镜在老人胆囊内取出了两颗圆形结石,宛如两个“鸽子蛋”。
    张主任介绍,胆囊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具有浓缩胆汁、排出胆汁、参与消化脂肪和调整胆管压力的功能,同时在胆道系统和肠道的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既取尽了结石,又保留了胆囊的功能,同时避免了胆囊切除引发的严重并发症,更符合微创的理念;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被奉为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
 
科普: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生多由于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无法溶解于胆盐之中。胆囊结石一旦形成,将诱发胆囊炎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会诱发胆囊癌的发生。
   “大多数病人无症状,少数病人的典型症状为胆绞痛、上腹隐痛。”不过,张主任说,得了胆结石,无论患者有无症状,上述危害同样存在。因此,一旦发现胆结石,积极治疗至关重要。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发病人群在不断壮大,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我院继2002年开展了微创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之后,今年又率先在我县开展了微创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为胆囊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