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成功切除功能区胶质细胞瘤

2016-05-031197
    “感谢医生,不是他们,我这条命就没了。”这是4月29日上午发生在神经外科病区22号病床前的一幕场景,在玉务工的小杨要感谢的是神经外科医生曾怀文和庞琪。
 
   4月17日凌晨,38岁的小杨因头痛、呕吐两天来到我就诊,CT院查显示“右颞顶叶血肿伴钙化”。接诊的神经外科主任曾怀文告诉病人家属,凭他多年的临床经验,估计脑胶质瘤的可能性很大,病人须尽快手术治疗。
 
   在与病人家属进行沟通,仔细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性时,病人突然瞳孔散大,出现“脑疝”,生命危在旦夕。
 
   神经外科主任曾怀文与主治医师庞琪当即为患者制定了手术方案。在手术室及麻醉科的密切配合下,医生连夜为病人手术,运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顺利完成了右顶开颅肿瘤切除术。术后送检病理确认,小杨患的是2级脑胶质瘤,CT复查提示脑肿瘤完全切除。
 
   术后第一天,小杨清醒,四肢活动自如。十天后,小杨行走自如,康复出院。
 
   曾主任介绍,小杨的脑胶质瘤位于功能区,其治疗难度非常高,致残、致死率也很高。因此,准确的定位至关重要,这次神经外科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可清晰显示颅内结构,帮助术者很好地定位肿瘤,提高颅内肿瘤的全切率,避免了脑功能区及重要血管的损伤。
 
   曾主任还说:“胶质瘤的肿瘤组织像树的根须一样,长在正常脑组织里,手术很难切除干净。如果手术中盲目扩大切除范围会导致神经功能的缺失。”
 
   庞琪医生介绍,胶质瘤是一种最常见的原发颅内肿瘤,世界卫生组织把它分成四级,级数越高,恶性程度也越高。而且,胶质瘤发病于中枢神经系统,其恶性进展往往伴随运动、语言、感觉等多种功能受损,以后的生活和生存质量也会显著降低。
 
    由于恶性胶质瘤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头痛为主要症状,也可以合并颅内压增高的相应症状和体征,如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还有一部分患者可出现抽搐、轻偏瘫和语言障碍等,庞琪提醒,如果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现以上情况,就需要及时向医生咨询,尽早接受专门检查,做到早诊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