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骨质疏松腰椎骨折 医生用“骨水泥”造出新腰椎
2015-11-20 丨 688 丨

很多人都说,人到老年骨头就“脆”了,上个厕所、打个喷嚏、在床上翻个身都有可能骨折,这绝不是夸张。专家介绍,绝经后妇女和超过60岁的老年人最易患骨质疏松症。严重时的确会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生活质量也因此受到影响。
不过,现在用一种叫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手术可解除老人的这种痛苦。这种手术在局麻下完成,伤口仅为两个针眼,不需缝针,贴一个创可贴即可。
案例:老人随手提东西腰椎骨折了
今年63岁的陈阿姨,十年前一次骑自行车不慎与大卡车产生刮擦,一个急转身后她便开始感到腰部隐隐疼痛,特别是忙了一天后腰痛会特别明显。但她并没太在意,以为是骨骼老化或肌肉扭伤,休息休息就好了。
上周六,陈阿姨做家务时搬了一些东西,立即感到“闪了腰”,在家人搀扶下来到医院,一查竟是腰椎压缩性骨折,其“元凶”是严重的骨质疏松。
风险:骨质疏松严重时打喷嚏也可能骨折
骨质疏松,顾名思义就是人体骨骼的密度变小,引起的骨骼强度下降。主要的危害,就是容易在轻微外力甚至没有明显外力的情况下,发生骨折。
骨科副主任医师王建洪介绍,骨折最常见的部位是胸腰椎、髋部、手腕桡骨。而胸腰椎的骨折,正是许多老人家突然出现急性腰背痛的真正“元凶”。
人们普遍都认为,只有高处坠落、剧烈碰撞才会出现骨折。其实,一个已经发生骨质疏松的患者,并不需要太大的外力就会导致骨折。例如,拿重物不当,轻微跌坐,咳嗽甚至打喷嚏,这些都会导致骨折,出现胸腰背疼痛,行走或床上翻身困难,影响生活及睡眠。“这种疼痛,大多无缘由,服用止痛药效果不理想。”王建洪说,但是通常都不会引起病人的注意。
治疗:往椎体内注射“骨水泥”
对于骨质疏松所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长期卧床和止痛药治疗。王建洪说,对于陈阿姨这种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最好的办法就是做个微创手术,在腰上“打一针”。
这种手术叫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无需开刀,只要在局麻下进行,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经皮穿刺到病变椎体后,向其内注射凝固材料“骨水泥”,撑起椎体恢复高度和硬度,达到解除疼痛,早日活动的目的。
“手术不到半小时就完成,没想到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了,腰直了,也不痛了。”陈阿姨激动地说,她根本没想到这个手术这么神奇。
王建洪还说,日前我院在温医一院专家的指导下,已成功为多位骨质疏松所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行此手术。与常规手术相比,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治疗时间短,一般3~5天。不过,手术风险也大,一旦水泥渗漏到椎管内会马上导致病人瘫痪,渗漏到血管内会导致肺栓塞即刻危及生命。
预防:及时治疗,多户外活动和日照
王建洪介绍,很多老年人突然出现腰背痛时,病人往往想当然地认为是身体老化的正常现象,或仅仅是不小心扭伤,而忽视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存在。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典型症状就腰背疼痛、驼背、变矮。如果延误治疗,极易引起脊柱后凸畸形、顽固性的腰背疼痛等后遗症状,极为棘手。严重者甚至因椎体坍塌,导致脊髓神经受压,出现下肢的瘫痪、大小便功能障碍。因此,出现骨折要及时治疗。
另外,对于老年人来说,骨质疏松症的预防,饮食方面要注意多钙、低盐、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老人因为生活习性的缘故,缺乏日照,对钙的吸收也不如年轻人,容易缺钙,所以平常要尽量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和接受适量的日照,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和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