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结核让生命更鲜活

2013-03-22583
 
   今年3月24日是第1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你我共同参与,消除结核危害”。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对人们的健康危害极大。近日就结核病防治问题,笔者走访了我院肺结核门诊。
 
    本地居民结核发病率上升
    17岁的张豪,重庆人,父母离异,跟着老乡来到玉环,在建筑工地做些零活。近2月咳嗽厉害,3月19日来到我院肺结核门诊就诊。该门诊主治医师翁丽珠诊断他为空洞性肺结核,此时张豪的左肺已“千疮百孔”。
    翁医师介绍,以往,外来务工人员是我县结核病发病的主要人群,一方面由于他们劳动强度和工作压力大,免疫力容易下降;另一方面,居住环境差,空气流通相对不佳,发病的机会较多。但是,从今年新发病人60例来看,本地居民发病率上升。
    结核菌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结核病人未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容易造成结核病流行传播。所以,居民不能对肺结核掉以轻心。
 
    结核病可防可治
    对常人而言,说起肺结核门诊往往谈“核”色变。而与结核病人打交道10多年的翁丽珠,没有顾及这些。她说,结核病可防可治,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
    若出现连续咳嗽、咯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就应到正规医院检查。另外,越来越多的人症状不明显,常常是体检做X结检查发现结核病。健康体检已成为结核病早发现的重要方法。
    规范治疗是治愈结核病的关键。翁医师说,“结核病治疗原则为‘早期、联合、规则、适量、全程’,治疗6~8个月或更长。治疗及时、疗程足够,大部分可以临床治愈。2012年,我院接诊的新发结核病人360人中,治愈率达95%。”
25岁的小韩,去年7月染上肺结核。3月19日下午,他再次来到肺结核门诊复查。得知病情痊愈,“重获新生”的小韩喜出望外,他告诉翁医师:“终于可以回家了,我就等这病好回家结婚!”临走时,小韩不停地向翁医师道谢。
    据了解,近年来,我县对确诊的肺结核病人实施免费治疗政策,即免费拍两张胸部X光正位片、免费三次痰涂片检查、提供6~8个月免费抗结核基础药品。这为降低我县肺结核病的发病率,提高肺结核病的治愈率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抗“核”须医患配合
    翁丽珠介绍,目前,老百姓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仍很低。
    与其它传染病病人相比,肺结核的病人因缺乏对疾病的了解,背上沉重的思想负担,担心会因病受到歧视,甚至讳疾忌医。还有些病人过度关注痰涂片,认为痰涂片阴性就不是结核,因此隐瞒病情到内科进行消炎治疗。这样做的结果是贻误治疗时机,失去治愈的机会。
    翁丽珠说,胸部X线和痰涂片检查,是发现结核病最主要的依据。涂片阴性不能排除肺结核。痰涂片阴性往往见于结核病变的早期或病变吸收好转过程中,临床症状大多较轻,甚至没有症状。从目前医学技术发展来看,还无法用凭一口痰就能是否患结核。
    总之,结核病的防治需要医患双方互相配合。医护人员因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加强督导及访视;而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坚持有效、合理、全程诊疗并定期复查,从而排除或治愈结核病。
 
    不规范治疗危害大
    翁丽珠介绍:一例传染源每年可以通过空气传染10~15名健康人。治疗不规范,容易导致病情反复、耐药,这是目前结核病的防治难点。
    患者体内结核菌一旦发生耐药尤其是耐多药,其危害是多方面的。与普通结核病相比,耐多药结核病诊断复杂、治疗困难,往往疗程较长,费用较高,传染性强,危害大。一般正规治疗普通肺结核病人疗程需6至8个月,而耐多药者则需至少24个月,且易出现并发症,治愈率不高。耐多药结核病人病程较长,大大增加了结核菌的传播机会和传染面。
   翁医师还说,结核病防治需要社会各界高度的关心和支持,最好政府将耐药性结核病纳入特殊病种报销范畴,让更多患者摆脱结核病的痛苦,走向健康的新生活。
 
    翁丽珠,女,感染科肺结核门诊主治医师,从事临床医疗工作20年, 2012年获得“浙江省结核病防治先进个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