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医学人文精神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2013-11-21574
 
    11月20日晚,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医学伦理与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卫生法教研室主任王岳教授应邀来院,作《从医学人文视角反思医疗纠纷与医患关系》专题讲座。龚时贤院长主持会议,全院职工及县二院、中医院部分医务人员共500多人聆听了讲座。
    王教授从当前医患关系现状入手,从医学人文精神的三大核心元素“人本、仁爱、公益”出发,剖析医患信任危机、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因应之道。他联系社会现实,运用深刻案例分析中国医学界面临的困难,从全新视角引导医务人员“给自己照镜子”。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条理严谨又不失幽默,引起在场医务人员的强烈共鸣与深刻反思。
    讲座中还插播了根据美国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心灵点滴》的片段,通过剧中主人公帕奇的行医经历,阐述了“医生治好病人,而不仅仅是治好病”的理念。告诫大家,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根源是病人权利意识的觉醒与增长同医务人员相对滞后的服务意识所致;医务人员行医的目的是竭尽全力帮助病人,让病人感受到温暖和快乐;最大的敌人是自身心灵的冷漠;最重要的本领是与各色各样的病人沟通。
    王教授演讲中谈吐严谨,风趣幽默的语言一次次的给听众带来欢笑,同时也直面中国医患现状。伴随我国科技水平及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学习型患者不断增多,对医生的专业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医生要真正把患者当做一个人去看待,转变过去旧的治疗观念,秉承正气凌然的医学态度去对待医疗卫生事业,合适的给予患者所需,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面对现阶段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所遇到的医患问题,王教授提出了自己鲜明独特的观点,如“医疗界要倡导医学人文精神,医生一定要有为病人服务的理想”、“帮助和保护弱者,就是在帮助和保护今后我们自己”、“工作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做一个有幸福感的医务人员”、“病人好,我才好”……
    讲座持续了3个小时,给与会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激发了思考,以全新的视角和观念重新认识了医患关系,对今后的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大家深刻领会了其中的人文内涵,纷纷表示要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践行“有时去治疗病人,常常去帮助病人,总是去安慰病人”。用爱心和行动去感恩每一位患者,把尊重、理解、关怀病人切实落实到我们服务病人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中去,打造优质服务品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