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医疗联合体 推行分级诊疗

2015-01-05583
胡载彬副县长来院调研分级诊疗开展情况
 
    2014年12月1日,我县启动分级诊疗。我院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建设“分级诊疗医联体”,将分级诊疗落到实处。即通过“托管”的方式,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坎门与大麦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实现城市大医院的管理、技术、人才下沉,提升基层医院服务能力。
    我院在坎门与大麦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住院分部,定期派高年资专家到该部查房。坎门的詹大爷就是住院分部建立后我院“下转”患者之一。
    詹大爷今年77岁,是坎门街道人,因慢性阻塞性肺炎在我院呼吸内科治疗,住院12天病情得到控制。呼吸内科主任金雪文告诉他,县人民医院在坎门卫生服务中心有住院分部,他的病情基本稳定,可以转到社区康复治疗。经过双向转诊办公室联系,12月26日下午,詹大爷住进了坎门卫生服务中心。两天后,金主任来到该中心住院部查房。金主任的到来,彻底打消了詹大爷的顾虑。
    “县医院专家来坎门,用的药也是一样的,治疗可以放心。我家就在坎门,照顾起来比较方便,而且报销比县医院高。”詹大爷说。
    呼吸科护士颜春芳介绍,县级医院病人多,病房基本上是满的,而且加床多。开展分级诊疗后,引导重的病人转到县级医院,轻的病人转到社区医院,空出病床给需要的病人。县医院与社区医院联系好,病人基本上是“拎包入住”。
    分级诊疗就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院治疗,疑难病、危重病在大医院治疗,从而构建“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有序就医新格局,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工作目标。
    据了解,分级诊疗运行一月来,我院转入乡镇卫生院随诊病人920人、住院2人;从乡镇卫生院转入我院住院的有11人;从我院转向三级医院37人,多为肿瘤病人,多流向温州、杭州、上海等地三甲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