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工地干活突发腹痛抽搐
2015-07-02 丨 700 丨
6月底,让不少人感觉一下子进入“桑拿天”。近日,在玉务工的老李,因“抵挡”不住高温天气,在工地上突发腹痛抽搐。
60岁的老李来自安徽,在玉环打工多年,目前在在玉环一工地干活。据老李家人介绍,他平时身体结实,一直户外干活,以前也未发生过中暑情况。
6月25日,老李在户外工作,没有一点遮挡,任凭毒辣的阳光照在身上。大量出汗,全身衣服湿透,老李觉得自己缺水了,便不停地喝水。中午他突然感到腹痛。
当天,玉环气温超过30℃,太阳高照,在室外稍微活动一下就全身是汗。
因工地赶工,吃过午饭,老李继续在工地干活。晚上8点才回到家,老李腹痛加重,还出现四肢抽搐,老李感觉自己坚持不住了,立即到我院就诊。
医生检查发现,老李上半身大片皮肤灼伤。电解质紊乱,确诊老李中暑,在医护人员抢救下,老李情况逐渐好转。
急诊科主任甘永雄介绍了中暑的原因:在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气温过高、湿度大、风速小、体弱、对热不适应、劳动强度过大和时间过长、过度疲劳等都易诱发中暑。
“中暑的症状可轻可重,轻症中暑可出现头昏、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等。一旦发展为重症中暑,则可出现大量出汗、血压下降、晕厥、肌肉痉挛,甚至发生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他提醒广大居民,在感觉身体不适时,应该马上采取救治措施,切勿拖延。
“对于中暑,应该是预防为主。”甘永雄说,在高温天气,不论运动量大小都要增加液体摄入。不要等到觉得口渴时再饮水;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要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穿着质地轻薄、宽松和浅色的衣物;出行应尽量避开正午前后时段,户外活动应尽量选择在阴凉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