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监督员为医院“号脉”献策

2015-01-30599
 
    1月29日下午,我院召开社会行风监督员座谈会,邀请自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等社会各界的12位社会行风监督员,为医院工作号脉,听取他们对医院工作的批评和建议。
    县卫生局副局长江洪、院领导班子成员和医务科、护理部、行政后勤等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会议。
 
医疗发展有目共睹
 
    会上,龚时贤院长向代表们介绍了医院2014年的工作和2015年工作思路。2014年医院门急诊量964997人次,出院22108人次,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1.76%、8.2%,在与温医一院合作、专科发展、管理水平、绩效改革、服务流程改造及分级诊疗等取得了一定成绩。
    与会的社会行风监督员们听取了医院工作汇报后,结合自己的就医经历,充分肯定了医院各方面取得的成绩。
    监督员徐君义说:“2014年在县域经济回落、外来务工人员回流的情况下,医院的门急诊人次较上一年增长11.76%,说明玉环医疗的刚性需求大,医院的医疗水平受到群众认可。”
    “我很信任县医院的医疗水平,这里也有不少好医生。”监督员罗杰说:“我爱人受伤后大医院说术后可能会傻会瘫,后来在县医院脑外科做了手术,康复得很好,现在能正常工作,这让我非常感动!”
    退休教师江加志说:“自从退休后经常跑医院,发现内科的裴希军医生看病很仔细,胃镜室的王海丽护士服务好。”
    “县医院的医生医德很好。”监督员潘玉平说,他曾是病人家属,与不少医护人员打过交道。他说:“医术有个积累的过程,病治不好不能专指责医生,我觉得医生尽力了,就应受到尊重。”
 
出谋划策解难题
 
    龚院长还向与会人员汇报了医院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希望监督员帮医院出谋划策。龚院长说,用房紧缺已成为医院发展的瓶颈。病人剧增致医院用房严重紧张,突发事件应急能力不足,专科无法细化,人才引进难留住更难。门诊各候诊区拥挤不堪,住院一床难求,检查和住院排长队,群众反映强烈。
    针对上述问题,监督员们各抒已见,畅谈自己的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
    监督员苏耕云说:“医院住院一床难求,急诊室门庭若市,本人深有体会。医院扩容,单靠医院很难解决。政府、县卫生局应该引起重视。”
    针对人才引进困难,监督员陈仁宇提出,玉环地处台州边沿,生活成本高,玉环引人政策无优势。传统的方法提高待遇已不是玉环的优势,要创新人才工作思路,如定点培养,培养现有人才,热衷于解决人才引进的实际问题。
    “医院发展的核心及处理医患关系的症结,都在于提高诊疗技术,治好病是老百姓的根本所需。因此,医院要在提高医疗水平下功夫。”县人大人表苏光锋说:“医院在与台湾合作,引进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台湾的医疗水平较高,建议派医生去台湾学习。”
    监督员潘玉平说:“急诊看病,病人急,家属更急,像个无头的苍蝇,许多不喜欢带现金,希望医院在急救收费弄个POS机,实现刷卡看病。”
     “群众向我反映医院服务存在问题,我通过微信向院领导反映,两小时得到解决,说明医院重视问题整改。”监督员曾柳叶说,“监督员大多是人大、政协代表,医院有困难我们愿意提供帮助,通过‘两会’向呼吁政府寻求帮助。”
 
公众对医院寄予厚望
 
    县人民医院是玉环医疗卫生的“龙头”单位,不少监督员对此寄予厚望。
    监督员苏耕云说:“去年县医院与温医一院建立合作关系,我们对此期望很高,希望它能带动县医院水平上档次,但一年下来感觉成效不明显。今年温医一院派了副院长驻玉环,应该会有新举措、新突破。”
    今年,玉环将整合医疗资源,我院提议在医院内建设妇女儿童医院,成为院中院,对此不少监督员表示赞同,这样,县级医院可以腾出更多床位,解决住院难问题,也有利于提升我县妇幼儿童保健水平。
    监督员苏光锋说:“工业化发展对生态破坏的后果已经显现,生病的人多了,县医院作为玉环医疗‘龙头老大’,要有一套常见病诊治方案,提高常见病诊治水平,减少老百姓就医成本。”
    监督员徐君义、苏耕云均提出,“老百姓越来越重视养生,医院在治病救人的同时,多举办公益性健康讲座,提高群众健康意识与防病能力。”
    县卫生局副局长江洪作总结讲话,他强调,县人民医院是玉环卫生的“龙头”单位,在提升急救能力、管理能力、强化内涵建设,优化服务流程、分级诊疗等工作刻不容缓。
    陈增瑞书记主持会议,感谢各位社会监督员对医院的关心与支持,并表示监督员们的意见和建议中肯实在,指导性强,医院将对此进行认真梳理,抓好落实。
    据悉,医院实行社会行风监督员制度多年,该制度是促进医院健康发展的一项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借助社会监督员的眼睛审视医院的管理、医疗、服务等各方面的工作,及时发现和改进医院存在的问题,为提升服务水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