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康复认识不足。有人认为,康复没必要,顺其自然就好;有人认为,术后最重要的是静养,等出院以后再做康复也不迟;还有人认为康复只能靠自己,指望不上别人。
什么时候开始康复?需要康复多久?康复效果与什么有关?这是患者最关心的三个问题。
关于何时开始康复训练,目前的最新康复理念是早期康复,只要患者病情稳定,身体能够耐受,康复越早效果越好。例如,脑卒中患者病情不再发展2天~3天,就可以开始床旁康复治疗;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患者如果能够耐受疼痛,手术当天或第二天就应该开始康复训练。不同疾病的康复时间不同,如骨关节疾病,15天~30天就能缓解症状,但容易反复,需要定期行康复治疗;周围神经损伤两三个月可见到明显效果;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一般3个月~6个月为恢复期,这个时期恢复得较快;患者及家属的预期也决定康复时间长短,预期比较高的康复期会更长一些。各类疾病的治疗时间、效果与患者年龄、疾病严重程度、康复训练刻苦及配合程度等密切相关。年龄较轻、病灶较小、配合程度好的患者,康复效果一般都比较理想。
康复是一个综合的治疗过程,属于小组工作模式。这个过程需要康复医师、康复护士、康复治疗师共同的参与。同时,也需要家属的密切配合,并给予患者各方面支持。
1.心理支持 患者经历疾病和创伤后,心理上往往很脆弱,对医务人员有时候不容易打开心扉。这时候特别需要来自家属的开导和陪伴。有时候甚至不需要太多言语,只需要默默地在患者身边陪伴着。也许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对患者现状的理解,就能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家属的关爱、鼓励和支持。
2.家属配合 康复训练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每一节可能只有短短的45分钟,因此需要在课后反复练习。这就需要在患者训练的时候,家属也要学习并掌握方法,以便课后对其进行督导。同时,为了避免发生残障及疾病复发,需要患者规范生活习惯,如脑卒中患者需要戒烟限酒、清淡饮食、作息规律、避免情绪波动。对于自控能力较差的患者,需要家属帮助养成好的习惯,并坚持。
3.经济保障 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精神陪伴以外,还需要有经济方面的保障。
4.其他方面 对于需要融入家庭和社会的患者,需要家属配合,进行家居环境改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