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做最好的中层》一书后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书中说到中层有三类:一流的中层,将自己当作栋梁,是单位的中流砥柱,主动担起单位的重任;二流的中层,将自己当作夹心饼,被动地完成任务;三流的中层,处处埋怨,只会发牢骚,最终一事无成。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对自己在此之前作为中层所起的作用感到愧疚。现在想想自己以前顶多就是二、三类中层而已,将自己当作夹心饼,被动地完成任务;时不时还会发点牢骚。下面我谈谈读《做最好的中层》后个人的一点感悟:
一、对科室员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自己的首要任务,自己首先要起表率作用。不能凭着自己的兴趣,高兴时多做一点,不想做时就不做,常常就扎堆吹牛没有人管,如果这样怎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记得当中层初期,科室人员紧缺,工作量较大。每次上级布置任务下来,自己心中所想的是能多干点就能得到科室其他人员的认可,可每次上级来查结果都不理想,不但没有得到科室人员的理解,同时还被认为当中层就是应该多做点。经反省分析是自己没有把员工思想工作做到位,未发挥团队精神的作用。这是自己当中层策略上的失策。要当好中层,一定要主动深入基层,多听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在听取建议和意见时不能急于表态和发言,这既是尊重他人,也是对问题重视的表现,有利于解决问题。一位有能力的中层会全面思考事情的来龙去脉及因果关系,因此要做到放下自己的架子,征求员工们对中层领导工作的意见,倾听他们对工作的态度和想法,通过相互交流和沟通,密切干群关系;做为承上启下的中层管理者,在上下级、同事还有其他诸多方面的沟通显得至关重要。沟通可以使团队之间更协调,管理更通畅,工作效率更高。这样才能了解科室存在的问题,又能看清楚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对单位还是对自身都是非常有益的。科员所提的意见其宗旨都是为了单位的健康发展,这是无可非议的。
二、对待上级,要设身处地体会上级领导的要求与心意,要学会换位思考。一个单位的领导就是单位的掌舵人、领头羊,他指引着我们向前迈进。单位的发展不可能风平浪静,领导的能力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一个勇于担当的中层应当在领导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施以援手,为领导分担风险,这样你才能赢得其他同事的尊敬,同时更能得到上级的信任和器重。
三、对待自己,要定位准确,服从组织、忠于组织 。中层的作用就是承上启下的作用,把上级交代的任务贯彻下去,并能认真督促完成。同时在做事及管理上要有创新意识,思想支配行动。一个部门的工作要展现活力,取得创新实在的经验和成果,没有创新意识是不可能的。在日常工作中要充满激情,激情会让人离成功更近,因为它有着理性永远无法起到的作用。
书籍是进步的阶梯。读了此书后我明白:一个中层领导只有善于学习,才能拥有不竭的智慧之源。多年工作实践让我懂得一个最好的中层,是一个具有大境界,精于业务、善于总结、善于汇报的中层。是一个勇当下级学习的标杆,终身学习,不断开拓创新,能读懂上级的中层。“学会妥协、学会释怀、学会宽容、学会隐忍、学会简单、学会换位思考”是最好中层的真实写照。